部门声音:“目前,有200多种疾病通过食品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随着人们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的改变,每年,约有200万人的死亡与摄入不安全的食品有关,而其中大多数疾病是因为食品或水受到污染所致。
“我市就曾发生过一起因‘坝坝宴’引起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据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监测所所长王佳介绍,那场坝坝宴源自一对新人的婚礼,本打算摆席三天。但在第一天下午,便有人产生了不适反应,第二天,凡参与婚宴的村民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呕吐与腹泻症状,疑是食物中毒,遂立即送往医院紧急治疗。
“经过相关监测,我们确定此次群体性食物中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王佳告诉记者,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经多种途径侵入人体,但主要通过污染食物或水经口传播,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发病率尤其高。目前,乐山地区较常见的食品安全隐患主要为坝坝宴引起的群体性食物中毒,食用不洁食品引起的消化道症状,以及由于食物加工不彻底引起的食物中毒等。而其中,含有有害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化学物质的食品让人产生从腹泻到癌症等200多种疾病。“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力度,才能及时应对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健康威胁。”
据王佳介绍,今年,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监测所将结合乐山市实际情况,大力开展一系列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如食品污染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监测、食品中放射性污染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等,以便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风险和食源性疾病爆发隐患,为相关部门采取相应风险管控和监管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专家说法:“保障‘舌尖安全’,市民还需提高健康意识。”
当然,仅靠食品安全负责单位的监管是远远不够的,要进一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还需市民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食源性疾病是指由于摄入食物中含有致病因子引起的以急性病理过程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中毒性或感染性的疾病。其中,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经食物和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造成的疾病。”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张维谈道,要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需从“口”做起。
在日常就餐方面,尽量自己烹调,不要过度依赖加工食品和快餐食品;外出吃饭时,需选择有卫生保障的餐饮机构;购买食品时,要在正规的超市或菜市场上挑选,最好不要食用散装食品;每餐尽量不剩饭菜,如烹饪的食品过多,吃剩食品需放在10度以下冰箱贮藏,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在控制食品污染方面,需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以防止食品交叉污染;新鲜食物应充分加热后再食用,尽量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不喝生水,生食瓜果必须洗净。“现在,天气逐渐升温,不少市民都喜欢食用凉拌菜,这更需提高警惕。”张维提醒道,夏季由于气温较高,微生物繁殖特别快,是消化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而凉拌菜因为未经过高温加热,十分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因此,在食用此类食品时,大家一定要注意彻底清洁,尽量不要隔夜。“总而言之,要想自己‘舌尖’安全,就需大家从小事做起,合理、科学地安排膳食。”
几类食品,家长需留意
儿童由于自身体抗力较差,因此,很容易被食源性疾病“伤害”。怎样才能保护孩子健康成长呢?在此,张维为各位家长总结了几类儿童应该少食的食品,供大家参考。
罐装食品和方便食品
罐装食品和方便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常常要加入色素、香精、甜味剂、防腐剂等添加剂。我国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规定:专供婴儿的主辅食品除按规定可加入营养强化剂外,不得加入人工甜味剂、色素、香精、谷氨酸钠及不适宜的食品添加剂。因为儿童发育尚未成熟,肝脏解毒功能还不完善,这些添加剂对儿童健康影响较大。
碳酸饮料
部分碳酸饮料里含咖啡因,其对儿童记忆有干扰作用,并可兴奋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易导致儿童多动症。碳酸饮料喝得太多影响食欲,甚至造成肠胃功能紊乱。因为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抑制饮料中细菌的同时,对人体内的有益菌也会产生抑制作用,所以消化系统就会受到破坏。另外,大部分碳酸饮料都含有磷酸,大量磷酸的摄入就会影响钙的吸收,引起钙、磷比例失调,威胁骨骼健康。有资料显示,经常大量喝碳酸饮料的青少年发生骨折的危险是其他青少年的3倍。
病从口入需警惕,健康生活将会离我们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