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bsp;炎热的夏季已过一半,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要进入七月流火的季节了。殊不知,炎夏对于脑血管病患者是一个危险而又难熬的季节。对此,河南省中医院脑血管病专科王松龄教授解释说,脑血管病主
炎热的夏季已过一半,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要进入七月流火的季节了。殊不知,炎夏对于脑血管病患者是一个危险而又难熬的季节。对此,河南省中医院脑血管病专科王松龄教授解释说,脑血管病主要是指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引起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的一组疾病。它的表现多种多样:如半侧手足无力、偏瘫、单眼一过性黑蒙或失明、失语、眩晕、恶心、呕吐、耳鸣、暴聋及面部感觉障碍,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并可伴有头痛和血压升高等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烦躁不安、谵妄、幻觉等精神症状,中医称“中风”。中风多因阴阳平衡失调,阴虚而致肝阳上亢,火盛化风,气血上逆,痰浊阻窍而成,犹如“风性善行而数变”,故名中风,比喻其发病急,变化快,常常危及人的生命,而以七、八月份发病率较高。夏季由于天气炎热,热耗阴津,内风易动,易诱发脑血管疾病。为此,王教授给脑血管病患者开出了夏季养生保健处方:一、药物治疗。高血压病患者,要坚持服用降压药;动脉硬化患者,要根据化验结果服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活血降脂等药物;脑血管畸形的患者,则要做神经内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血管造影,确诊后,应及早治疗。二、防暑择阴。夏季由于出汗较多,容易使体内水分丢失,致使血液浓缩,诱发急性脑血栓形成,也可因炎夏盛暑煎耗津液,阴伤阳亢、肝风内动而发生脑出血。为此,建议脑血管病患者多喝中药泡的茶水,对防暑降温有较好的效果:菊花6g、夏枯草6g、金银花6g、竹叶5g、栀子2g、薄荷叶2g、甘草3g,每日1~3剂,开水泡服,此方可清肝明目,解毒防暑。如果出汗过多则要适当补充钠盐及电解质。此外要注意择阴而处,在中午阳光强烈时要尽量避免阳光直射。三、平衡饮食。脑血管病患者要注意节制饮食,做到有规律、有限度、有范围。蛋白质饮食可延缓血管壁弹性减退进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血压的调节功能,降低血压,从而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豆制品、酸奶、淡水鱼等,含胆固醇较低,也可适当多吃。还可适当多吃一些含纤维素较多的新鲜蔬菜和含果胶的水果以及蘑菇等。而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但如果膳食中含盐量较高,则易引起高血压,进而导致脑血管病。因此,在膳食中应注意限制盐的摄入量,每天控制在5~10g为宜。而那些“口重”的人,更应注意加以限制。食物中糖的来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而过多地摄入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在体内转化为甘油三酯,使血脂升高。长期高血脂可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脂肪食物,尤其是动物内脏、鸡蛋、鱼子、肥肉等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能使血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也可引起动脉硬化,对此也应有所限制。中医认为,饮食气辛窜而辣者,可助火散气;气重而甘者多助湿生痰,进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诱发脑血管病。故应注意节制饮食,做到定时定量,不要吃得太饱和过咸,少吃肥肉、辣椒、生姜、大蒜、烈性白酒等肥甘厚味和辛辣刺激之品。血压偏高、动脉硬化患者可长期服醋泡花生米:生花生米(去红衣)300g、米醋200ml,浸泡7天即成,每次服10粒,每日2次。此外,夏季应多吃时令水果,喝点绿茶,亦可食疗。如绿豆海带粥:用绿豆、海带各100g、粳米50~100g,先将海带洗净切碎,与绿豆、粳米同煮成粥,每日一次,宜长期当晚餐使用。功能:清热、养阴、解暑、降压。也可用海带30g、冬瓜100g、苡米10g、白糖15g同煮成汤,每日服食1次,连服7~30天。辅助治疗高血压病,防止脑血管意外发生。四、避免过劳。对于广大体力劳动者,要注意适当降低劳动强度,防止发生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因出汗过多没有得到水分补充而致脑血栓形成等。农村夏收夏种期间更要注意劳动强度适中,要在早、晚凉爽的时间上工,戴草帽遮阴,以防中暑并预防脑血管意外。五、适当锻炼。祖国医学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仍需适当锻炼,提倡有氧运动,但是要控制强度,早晨以快走、做保健操为主,晚上则可散步,不可强度过大。要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觉,确保心情愉快、笑口常开、形神俱健、阴阳平衡。总之,只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夏季生活,就可以有效地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使脑血管病患者安然度过炎热的夏季。
(责任编辑: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