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页> 保健> 养生保健 >概况

这种保健品竟会让人越吃越瘫痪

发布时间: 2016-04-01 09:23:27      来源:三九养生堂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子女为父母买保健品,这本是一件孝顺的事。但是苏州的顾女士,为给妈妈调养身体,花六万多买了保健品,可妈妈吃完后,不但没有好转,原本的病情反而恶化,现在瘫在了床上。躺在床上痛哭的,就是

子女为父母买保健品,这本是一件孝顺的事。但是苏州的顾女士,为给妈妈调养身体,花六万多买了保健品,可妈妈吃完后,不但没有好转,原本的病情反而恶化,现在瘫在了床上。

躺在床上痛哭的,就是顾女士的妈妈张阿姨,今年还不满60岁。今年7月,原本和老伴一起经营小饭馆的张阿姨,突然出现脑梗迹象。医院诊断发现,张阿姨是早期脑梗,同时全身体检还发现,她的盆腔内出现肿瘤,疑似恶性。但考虑到张阿姨脑梗早期的症状,不适合开刀,所以在住了半个月院后,医生建议她先回家养身体。救母心切的顾女士,在朋友的推荐下,带着妈妈来到苏州太仓一家药店。

顾女士称药店工作人员就手指上扎一下,抽了血验了一下,在显微镜下看了看就说血管里面有矿物质结晶,还有垃圾。工作人员说的一些专业术语她也听不懂。

在药店的推荐下,顾女士一次性购买了1万8千多元的保健品,更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第一天服用后,张阿姨就出现了异常反应。

谁知,早上吃的保健品,张阿姨到晚上不舒服就倒下了。

感觉情况不对,顾女士赶紧和药店负责人联系,对方给出的解释却让人匪夷所思。

药店负责人称这是像中药一样的好转反应,要持续几天。一般三天到一个星期左右,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于是,顾女士坚持给妈妈吃了3个月,总价将近六万多元的保健品,可张阿姨的病却逐渐恶化,如今更是全身都瘫痪了,大小便也已失禁。医院诊断发现,张阿姨的脑梗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记者登陆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查询相关批号发现,顾女士购买的这几款保健品都已经进行过登记备案。随后记者找到位于太仓太平南路上的这家药店。

药店负责人拿出了自己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包括零售各类处方和非处方药,以及批发和零售预包装食品,负责人表示,保健品就是食品,不存在超范围经营的情况。目前,顾女士已经把这个情况向太仓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反应,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对药店销售的保健品来源进行调查。

相关链接

保健品竟是方便食品,推销骗局蒙着温情面纱

“推销保健品的人对我们老人特别热情,说到保健品的功效也特别真诚,没想到竟是骗局。”前不久,衡水市民李大爷在短短4个月时间,就花费15万元购买某养生机构向其推荐的药品和保健品。然而,经相关机构检验后,这些药品和保健品,竟只是方便食品。

近一段时间,据笔者了解,很多保健品推销骗局专门瞄准老年人,受骗的当然也绝不仅仅是李大爷。

超值讲座、温情服务、免费旅游、法规宣传……据笔者了解,这些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推销骗局往往都蒙上了一层温情的面纱,或打着公益的旗号,以博得老年人的好感和信任。

保健品靠广告“忽悠”消费者购买有三招

一是夸大产品成分的功能

如某款畅销保健品主打的是促进中老年人睡眠。这款产品的主要助眠成分是褪黑素。广告宣传其改善睡眠、抗衰老、降血压血脂、提高免疫、促进记忆,且没有任何副作用。事实上,褪黑素是一种原本用于调整时差的激素,对于绝大多数失眠患者来说,褪黑素不仅无法改善睡眠,而且长期大剂量服用,还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

二是制造或引进新概念

如一种名为“酵素”的食品近来在网上被热捧。广告宣传称,补充酵素后,胃溃疡、高血压、糖尿病、风湿、肿瘤、腰痛、背肌痛、坐骨神经痛、慢性肝炎等19种慢性病会显著好转。然而,临床药剂专家告诉记者,“酵素”一词来源于日本,其实在国内就是我们常说的“酶”。作为一种蛋白质,酶在口服后因消化液的作用会变性甚至分解,从而失去生物活性。人体会从正常摄入的饮食中合成必要的酶,用于消化等系统。如果不是出现病理现象,无需额外补充酶。厂家所宣称的大部分作用,一些普通水果蔬菜就有,而抗癌、平衡免疫系统等作用很难衡量具体效果,也就显得玄之又玄了。

三是虚构根本没有的保健功能

根据国家食药监部门规定,目前保健食品功能仅有27个,包括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力等。而抗癌防癌功能的保健品早在2000年就停止审批了,但是市场上依然有不少所谓抗癌功效显著的保健品热销。

如何挑选真正适用的保健品

一是认准“小蓝帽”

在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会印制有一个“小蓝帽”形状的标志,并标注有卫食健字或国食健字的批准文号,有了这个标志,就说明国家药监部门对这个保健食品的成分、生产工艺、厂家资质都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和认证。产品的质量有保证。

二是别太信广告

消费者购买时应该理智选择,不要盲目听信广告。

三是注意禁忌症

药学专家提醒,保健品也有其适用范围,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特别是青少年、孕妇等,服用保健品或营养品要格外留心。

四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药监人员提醒消费者,购买保健品要通过正规渠道,并且保留好消费凭证,一旦发现有问题可及时拨打食药监部门投诉举报电话12331。

疏堵结合,防老人深陷“情感饥饿营销”

饱经沧桑的老年人,为何会在保健品推销的忽悠面前缺乏“免疫力”?

在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主任看来,保健品推销骗局瞄准老年人的原因在于,他们普遍重视养生保健,急于想买到适合自己的保健品,一些商家正是看准了这个商机,将推销对象锁定为老年群体。中国老年健康服务促进大会曾发布《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在1000名接受调查的老年人中,超五成老人购买过保健品。另一方面,不少老人爱贪小便宜,抵不住免费体检、免费药物指导、免费旅游、赠送小礼品等的诱惑,进而产生轻信和盲从心理,再加上商家又常夸大保健品和药品的疗效,老人难免心动。

“最是孤寂老人心,老年群体的情感缺失,是老人易受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专家分析说,除了关注健康,老人最渴求的是亲情,可现实的无奈是儿女们忙于工作和各种事情,很难“常回家看看”。这为无良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披着亲情外衣的“情感饥饿营销”,对老人往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迷惑性。

“子女要常回家看看,多抽时间陪陪父母,缓解老人内心的寂寞和孤独。”这是石家庄市委党校政法教研部主任申玉兰开出的“药方”,子女还应多跟老人讲讲相关科学知识和防骗常识。有些老人明知被骗,但怕被子女数落,所以隐瞒真相、吃哑巴亏。申玉兰建议子女在得知老人被骗后,不要过度责备老人。此外,子女还可定期带老人到正规医院体检,用“白大褂”的权威驳倒不良商家。

专家认为,除了家庭关怀,政府和社区也同样要发挥作用,疏堵结合防老人被骗。对于各种打着免费旗号的义诊、体检等活动,食药监、工商、质检、卫生等相关部门应强化监管,打击保健品营销乱象,把“买者当心”转变为“买者放心”。作为老年人生活的社区,更应该对保健品推销进行管控,并经常为老年人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丰富和充实他们的生活。

另外,从老年人自身来说,要杜绝“天上掉馅饼”的念头,谨慎对待免费诱惑,买东西时三思而后行,筑起心理防线。“不贪小便宜,肯定上不了当。”申玉兰说,其实对于老年人而言,“要想不被骗”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个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

(责任编辑:zxwq)

标签阅读: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