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页> 保健> 养生保健 >概况

化痰止咳平喘法

发布时间: 2016-05-13 17:00:25      来源:健康族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凡具有化除痰涎、制止咳嗽、平定喘息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运用化痰止咳平喘药祛痰、消痰、减轻或制止气喘作用的方法,称为化... 凡具有

凡具有化除痰涎、制止咳嗽、平定喘息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运用化痰止咳平喘药祛痰、消痰、减轻或制止气喘作用的方法,称为化...

凡具有化除痰涎、制止咳嗽、平定喘息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运用化痰止咳平喘药祛痰、消痰、减轻或制止气喘作用的方法,称为化痰止咳平喘法。化痰止咳平喘药分为化痰药与止咳平喘药两类。

【操作方法】

(一)半夏

1.性味辛,温,生用有毒。

2.常用量3~10克,煎服。外用适量。

3.功效与应用

(1)燥湿化痰用于痰多清稀之湿痰咳嗽,与陈皮、茯苓同用;用于寒痰,与干姜、细辛同用;用于热痰,与黄芩、瓜蒌同用;用于风痰,与天南星同用。

(2)消痞散结用于痰湿内阻,胸脘痞闷,属寒热互结,与黄芩、干姜同用;用于胸痹疼痛,与瓜蒌、薤白同用;用于痰湿互结所致之瘿瘤、瘰疬、痰核、阴疽肿痛,与海藻、昆布同用;治疗痰气互结的梅核气,与紫苏、厚朴同用。疮疡肿毒初期尚未溃烂者,生半夏研末,醋调外敷。

(3)降逆止呕用于胃寒呕吐,与生姜同用;用于胃热呕吐,与竹茹、黄连同用;治疗胃虚呕吐,与人参、白蜜同用;治疗妊娠呕吐,与灶心土同用。

(4)其他用于胃不和而卧不安,与秫米同用;治疗肾阳不足,大便失调,与硫黄同用。

4.应用注意半夏,内服多经明矾粉、生姜汁腌制加工处理;外用则用生者。生半夏有毒,不入煎剂。.

5.现代药理生半夏有催吐作用,经姜制或明矾制后则有止吐和镇咳作用。本品能抑制腺体分泌,特别对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唾液腺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近来发现,本品对实验性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天南星

1.性味苦、辛,温。生用有毒。

2.常用量3~lO克,煎服。

3.功效与应用

(1)燥湿化痰用于湿痰或寒痰咳嗽,与半夏同用;治疗肺热咳嗽,与黄芩、瓜蒌同用。

(2)祛风痰解痉用于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风痰阻络之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喁斜。手足麻木,或痰涎壅盛之癫痫,以及破伤风口噤强直。也可用于风湿痹痛,与地龙、川乌同用。

(3)消肿止痛治疗疮疡肿毒,生南星与生半夏共研末,醋调后外敷。

4.应用注意生南星有毒,只作外用。内服,用制天南星。

5.现代药理天南星有明显的镇静、止痛作用。天南星对胃黏膜有刺激性,口服时有轻微恶心感,从而反射性地增加支气管分泌液,使痰液变稀而起化痰作用。

(三)川贝母

1.性味苦、甘,微寒。

2.常用量3~10g,煎服;研粉吞服,每次1—2g。

3.功效与应用

(1)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咯黄稠痰,与桑叶、杏仁同用;用于肺燥,肺虚久咳,口干咽燥,痰少,与沙参、麦冬同用。

(2)消肿散结用于痰热互结之瘰疬、疮疡、痈肿。治瘰疬,与玄参、牡蛎同用;治疮痈,与连翘、金银花同用;治肺痈,与芦根、薏苡仁同用;治乳痈,与蒲公英、天花粉同用。

4.应用注意贝母有川贝母、浙贝母之分。川贝母甘苦微寒,长于润肺,可治燥咳、肺虚久咳之症;浙贝母性味苦寒,长于宣肺,可治外感痰热咳嗽,且开泄力强,用于散结消痈,效果尤佳。

5.现代药理川贝母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能扩张支气管平滑肌,解除痉挛。浙贝母能兴奋子宫。

(四)桔梗

1.性味苦、辛,平。

2.常用量3~6克,煎服。

3.功效与应用

(1)化痰止咳用于外感咳嗽痰多之证,如为外感风寒者,与紫苏、杏仁同用;如为外感风热者,与桑叶、薄荷同用。

(2)利咽开音本品为治疗咽喉肿痛之要药,可配山豆根、射干、马勃同用。治疗声音嘶哑,配胖大海、蝉蜕,煎汤代茶饮。

(3)开宣肺气用于痰阻气滞,咳嗽胸闷,与枳壳、瓜蒌同用。

(4)消痈排脓为治疗肺痈要药,与鱼腥草、芦根同用。

4.现代药理桔梗有明显的祛痰作用,通过促进气管黏膜分泌以稀释痰液。并有一定的抗炎杀菌作用。

(五)葶苈子

1.性味辛、苦,大寒。

2.常用量3—10克,包煎。

3.功效与应用

(1)泻肺平喘用于痰多咳嗽,喘息不得平卧,咯泡沫样痰,胸胁胀满,与大枣同用。

(2)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胸腹积水属实证者,与防己、椒目、大黄同用;治疗大便燥结,小便短少,与杏仁、大黄同用。

(3)其他本品有强心利尿作用。葶苈子研末服用,或与附子、黄芪同用,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气喘,浮肿。

4.现代药理葶苈子有强心甙作用,故能利尿退肿。

(六)竹茹

1.性味甘,微寒。

2.常用量3~10克,煎服。

3.功效与应用

(1)清化痰热用于痰热咳嗽,肺热壅塞,咳嗽气喘,咯痰色黄质稠,与瓜蒌、黄芩同用。也可用于治疗痰热内扰,心烦失眠,惊悸不安。

(2)降逆止呕用于胃热呕吐、呃逆,与陈皮、半夏或黄连同用;用于妊娠呕吐,与姜汁同炒。

4.现代药理竹茹粉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七)竹沥

1.性味甘,寒。

2.常用量30~60毫升,分次冲服。

3.功效与应用

清热化痰用于痰热咳嗽。与半夏、生姜汁同用。

4.应用注意本品药性寒凉,易致滑肠,故脾虚便溏者慎用。

5.现代药理竹沥有稀释痰液作用,并有解痉功效。

(八)海藻

1.性味苦、咸,寒。

2.常用量10一15克,煎服。

3.功效与应用

化痰软坚散结治疗瘿瘤,与昆布同用;治疗瘰疬,与夏枯草同用;治疗痰核,与玄参、昆布同用;治疗睾丸肿痛,与荔枝核、川楝子同用。

4.现代药理海藻可促使甲状腺缩小,乳腺萎缩及乳汁分泌减少。

(九)杏仁

1.性味苦、温,有小毒。

2.常用量3~10克,煎服。

3.功效与应用

(1)止咳平喘用于止咳,与贝母同用;用于平喘,与麻黄同用;治疗肺热咳喘,与麻黄、生石膏同用;用于风热咳嗽,与桑叶、菊花同用;治疗风寒咳嗽,与苏叶、半夏同用;用于肺燥咳嗽,与沙参、川贝母同用。

(2)润肠通便用于年老体虚,津枯肠燥之便秘,与火麻仁、瓜蒌仁同用。

4.应用注意杏仁用时须打碎,随打随用。杏仁压榨去油成霜,即为杏仁霜,入煎剂须包煎。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婴幼儿慎用。

5.现代药理杏仁能轻度抑制呼吸中枢,而达镇咳平喘之功效。本品含脂肪油,故有润肠作用。

(十)百部

1.性味甘、苦,平。

2.常用量3一10克,煎服。外用适量。

3.功效与应用

(1)润肺止咳治疗肺痨咳嗽,可单味应用,或与鸡炖服;有痰血者,与黄芩、白及、三七同用。治疗新久咳嗽,寒热咳嗽,外感咳嗽,与荆芥、桔梗同用;治疗肺虚久咳,与沙参、百合、黄芪同用;治疗百日咳,与贝母、白前同用。

(2)杀虫灭虱治疗蛲虫病,生百部煎汁,于晚上9~10时作保留灌肠,连用5日为1个疗程。灭头虱、体虱,用本品水煎液涂搽。

4.现代药理百部生物碱能降低呼吸中枢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而具有镇咳的作用。百部对多种致病菌和皮肤真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且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抗痨作用。此外,其对头虱、体虱、阴虱、蛲虫及阴道滴虫有杀灭作用。

(十一)紫菀

1.性味辛、苦,微温。

2.常用量3~10克,煎服。

3.功效与应用

化痰止咳治疗肺阴亏虚,久咳,痰中带血,与知母、川贝母、麦冬同用;治疗外感

咳嗽,痰多质黏,与荆芥、白前、桔梗同用。

4.现代药理紫菀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还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

(十二)枇杷叶

1.性味苦,平。

2.常用量3~10克,包煎。

3.功效与应用

(1)清肺止咳用于肺热咳嗽,与桑白皮、马兜铃同用;治疗风热袭肺所致之咳嗽,与前胡、桑叶同用。

(2)和胃降逆治疗胃热呕吐呃逆,与竹茹、半夏同用。

4.应用注意枇杷叶背面绒毛甚多,入汤剂可能刺喉作痒,故宜布包人煎。

5.现代药理枇杷叶有抑制细菌和部分病毒的作用。

【养生应用】

1.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其症为咳嗽,咯痰,色黄或白,或兼有胸闷气急,喘息不能平卧。

常用方清气化痰丸、三子养亲汤、止嗽散、杏苏散、定喘汤。

中成药蛇胆川贝枇杷膏、参贝北瓜膏、半夏露、贝羚胶囊。

2.甲状腺肿大及淋巴结肿大包括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腺瘤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淋巴结肿大。

常用方海藻玉壶汤、昆布丸、消瘿汤、芋艿丸。

中成药内消瘰疬丸、夏枯草膏。

3.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喁斜,喉中有痰,头胀头晕,舌苔腻,脉弦或滑。

常用方牵正散、玉真散。

中成药中风回春丸。

【注意事项】

1.为加强化痰药的功效,可与具有利水渗湿、理气功效的药同用;对久咳无痰者,可

配伍收敛肺气药物。

2.凡咳嗽兼有咯血者,性温燥的化痰药不宜使用。

3.凡外感咳喘初起或痰壅咳喘者,不宜使用敛肺止咳之品。

【按语】

化痰药作用分两方面:一为增加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稀释痰液,以利于排出;二为减

少呼吸道分泌。而止咳药大多能抑制呼吸中枢兴奋性,以达镇咳之功效。平喘药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扩张支气管,以达到平喘解痉之功效。

摘自《中华养生大全》夏冰

(责任编辑:zxwq)

标签阅读: 化痰止咳平喘法,最新化痰止咳平喘法,关于化痰止咳平喘法的资讯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