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的问题在生活中很多见,尤其是长期对着电脑的工作人群,由于工作的需要,长期的看着电脑,并且使用的时候时间都很长。因为长时间的用眼,导致的干眼问题会很明显,出现这样的情况要注意什么?有很多人表示疑惑,这样的情况是怎么出现的呢?在前期的时候能不能早一点发现?接下来一起看看吧。
眼睛“干”成这样
得赶快治
“干眼症”在医学上称为“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它是一种多因素眼表疾病,当泪液生成不足或蒸发过快时会发生干眼,造成眼干燥、刺激。常见有眼干、眼红、普通的刺激感、沙粒感、烧灼感、异物感、反常的多泪、畏光、视物模糊等症状。
干眼症比较普遍,约1/3的老年人都存在。全球干眼症患病率为5%-50%,其中亚洲居住者的患病率较高,主要是中国和韩国。干眼症对视力、日常活动、社会功能和工作效率都有显著影响,尤其是重度干眼症。有神经病变(包括糖尿病性神经病)、诊断存疑、剧烈疼痛或视力丧失、异常瞬目或无法完全闭眼的患者,需要到眼科就诊治疗。
缓解眼干除了补液
还得注意这些
干眼症的治疗旨在通过增加或补充泪液生成、减缓泪液蒸发、减少泪液引流或减轻眼表炎症,从而改善症状。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补充泪液:干眼症主要用人工泪液保持眼部湿润、缓解症状。轻度干眼宜选择黏稠度较低的人工泪液,如0.1%玻璃酸钠、聚乙二醇、0.5%羧甲基纤维素等。对于中、重度干眼,宜选择黏稠度较高的人工泪液,如0.3%玻璃酸钠、1%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等。
改善环境湿度;
改善眼睑异常,包括睑缘炎;
热敷,以软化受阻睑板腺排泄管中的分泌物;
尽量停用可能导致干燥的全身或眼部药物;
其他几种治疗干眼症的方法,临床并不常用,仅作为辅助治疗。比如:口服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局部用环孢素、巩膜接触镜、泪小点封闭和手术等。
“水汪汪”的眼睛
需要这样养护
高龄、女性、激素改变、全身性疾病、佩戴角膜接触镜、药物、营养缺乏、角膜知觉减退、眼科手术、低湿度环境等,都是干眼症的高危因素。对于有高危因素,且无法避免的人群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产品屏幕,多眨眼,这有助于保持眼部湿润;
避免熬夜用眼过度,让劳累一天的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尽量避免冷风或热风直吹;
在卧室等长呆的房间使用加湿器;
避免吸烟并远离烟雾;
外出时佩戴护目镜,遮盖面较大或侧面有护罩的护目镜可防风并隔离干燥空气。
眼药你用对了吗?
滴眼液合理的起始剂量为每只眼睛一次1滴,一日4次。在开始治疗数日内,患者常开始注意到症状改善,但可能需要长达3-4周才能使症状明显改善。如果仍有症状,可增加使用频率,最高每小时1次。如果使用频率超过4-6次/日,优选不含防腐剂的制剂以尽量减小毒性风险。
凝胶和软膏如果滴眼液未能充分缓解症状,也可使用更高黏度的人工泪液凝胶或软膏。此类药物可造成暂时性的视物模糊,最好在睡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