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的煎煮一般都用水作为载体,先将药物浸泡与其中,并通过长时间的煎煮使得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尽可能的煎出,煎药的用水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十分复杂,水既是媒介也是药物。历代的医学家将水分为很多种,如长流水、顺流水、千里水、春雨水、无根水等,在古人看来,水的性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随着季节、地域、人为等因素而有所改变。
所谓急流水就是指流速比较快的水,因为其有速急而下的特点,所以大多用来煎煮通利二便的药物;露水是附着于草木之上的小水珠,在秋天露水比较多的时候可以用盘来进行收集,在古人看来,露水是极具养生价值的无上秒品,所以文人雅士们也常常采集露水用来备用,露水大多用于煎取润肺杀祟的药物;井水并不是井水和泉水的合称,而是单指井水,在清晨时第一次打的水被称为井花水,用来煎取补阴的药物,还可以用来调理气血。
四、煎药的注意事项
1、中药不能洗
有的人觉得买来的中药表面有灰尘,喜欢回家后洗一下再煮。要知道,中药的来源非常广泛,最主要的还是植物药,包括根、叶、花、果实等等,都可以入药。这些药材在制作的过程中经过的一定的工序,如果洗过之后,很可能就会把有效成分也剔除出去了。
2、使用砂锅
在煎中药的时候,一般都是使用砂锅。这是因为砂锅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它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受热也比较均匀,这样在煎药的时候就不容易蒸发。若是使用不锈钢之类的锅,很容易就会煎糊。
3、注意加水量
煎一剂中药,首先就应该注意好用水量。如果放入的水太多,那么就会无端的延长煎药的时间,使得一些不宜久煎的药物失去其原本具有的效果。而且药汁如果太多,病人往往也不可能将其全部喝完,若加水太少则药物的有效成分不容易被煎出,并且容易煎干。
在煎药的时候应该先将药物在水中浸泡二十到三十分钟,如果该药物属于滋补一类,那么大约指需要三百毫升即可,同时在煎药的时候还要注意不能频繁的加水,这会不利于药物的分解。
4、掌握火候
古人对于煎药的火候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北宋科学家沈括就曾说过:“药有可以久煮,有不可以久煮者,有宜急火,有宜温火者。此煮炼之节也。”如果火太大,就会使汤液沸腾外溢,造成浪费,此外药汁也会很快被熬干,药效不能被充分的煎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