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页> 饮食> 食疗养生> 药膳宝典 >概况

药膳食疗的由来

发布时间: 2015-12-07 17:10:35      来源:健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食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我国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从西周到明清历代都有大量的药膳食疗著作,论述十分精辟,形成了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构成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在中医药学中占有十分重

食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我国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从西周到明清历代都有大量的药膳食疗著作,论述十分精辟,形成了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构成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在中医药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放在药疗、针灸等疗法之首。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药膳食疗在治疗中的应用。《黄帝内经》强调“饮食有节”、“五味调和”的养生方法,以补精益气,防止早衰。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方?食治篇》中明确指出:“为医者当洞查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遗疾者,可谓良工。”是“治未病”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素问》开篇论述养生延年,亦即治未病的一些原则方法,次篇即《素问.四气调神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现已成为中国预防医学的座右铭。这告诉我们,对于疾病,不当仅着重于治疗,而应着重于预防。

在中国古代的医学论述中,十分重视食疗的作用。近代我们一直提倡的预防为主的思想实际就是来源于古代的思想,但是近代我们对于预防的重视却远远不如古代。而食疗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预防疾病的手段,历来给医学家所推崇。

关于食疗的起源也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近来有人认为,黄帝是饮食文明的创始者。古史相传,我国的蚕桑、医药品、舟车、宫室、文字等制,都是黄帝时所创始的。我国饮食文明的历史也发端于这一时代。“黄帝作灶,死为灶神”(《淮南子》),“黄帝艺五种,抚万民”(《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作釜甑”,“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三国谯周《古史考》)。我们知道,在遥远的神农氏时代,我们祖先已经结束了“茹毛饮血”自然饮食的状态,学会用火和熟食,学会制作简单的炊具。经过漫长的岁月,到了黄帝时代,人们终于改进灶坑成为炉灶,并能按照蒸气加热的原理制造出一种最早的蒸锅——陶甑。

自黄帝后,历代的术士,医学家等从生活中不断总结经验,进行实验,慢慢形成了医学的轮廓和思想,同时,食疗也作为医学现象随之产生,所以说食疗在中国自古就和医学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属于祖国医学的一部分。同时,祖国医学的许多理论也深刻影响着食疗理论的发展。下面的一段就是来自于五行理论。酸性食物入肝,过食则伤肝。肝病:肝实证:治则:疏肝解郁。实则泻其子。肝属木,木生火,火属心,心为肝之子,泻心火,即为泻肝实,心应苦,用苦味的食物,苦能清热,如用苦参、黄连、板蓝根。虚则补其母,水生木,水为木之母,水属肾,肝虚补肾。肾在五味应咸,应涩,用咸涩的食物,肾藏精,精化血以养肝,血又能化生精。这就是肝肾同源,又叫乙癸同源,如一贯煎(沙参生地当归杞果麦冬川楝子)。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必先实脾”,是先调理脾胃消化功能,就是其先安未受邪之地,是治未病的思想。治脾胃用消导,理气,健脾,即疏木培土之意,如柴胡疏肝散,四逆散。看来,肝病与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肝主疏泻,疏泻也包括水的疏泻,脾主运化,运化水湿,脾不运化,水湿停聚。肾主水,肾的气化关系着全身的水液代谢。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形成膨胀。

现代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健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现代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巨大的不利影响,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富贵病,以及随着发展产生的越来越多的与健康相关的问题,都对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健康是金,是事业的前提、生命的基础;健康是乐,没有健康便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健康是寿,只有身体健康、愉快地活着,才可“活得长久”;健康是智,智力的发挥要以健康作为后盾(居里夫人一再强调:“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健康是财,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健康是福,是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权利,充分享受这一权利是最大的幸福;不求长生不老,但求老而不衰,是合理又可能的要求。21世纪的医学所追求的已不是“更好地治病,”而是“让人生活得更健康”,尤其是“让老人生活得更健康”。

(责任编辑:zxwq)

标签阅读: 食疗 进补 饮食保健 药膳食疗的由来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