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理论云:“你买什么,表明你是什么人。”套用在吃上也很合适―――“你吃什么,表明你是什么人。”发此感慨是因为想到大米,还有吃米的不同方法。前年曾赴英国留学一年,在学校宿舍那间8人共用的厨房里,发生过很多奇异的文化碰撞。大米就是其中之一。
欧洲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蒸汽机以来的无数发明创造都在这里问世。但我没想到,同宿舍的欧洲姐妹们居然没有见过在中国几乎家家必备的电饭煲!开学已经过了一阵子,厨房成了室友相互熟悉的公共场所。一天,家在波兰但在法国巴黎上了4年“美国大学”的戈什卡突然问我:“你天天做饭用的那个东西是什么?怎么你把米和水放进去,插上电不用管它,就做出了米饭?”一旁的希腊女孩哈拉听了也随声附和,看来两人已经纳闷了一阵子。
我颇费了一番口舌,解释这个东西的工作原理和神奇功能。两个妹妹听得用心,也更加好奇,纷纷向我借用电饭煲。姐妹们也会慷慨地把她们做好的米饭分给我。可吃了两回,我开始纳闷,一样的电饭煲怎么她们做出的米饭这么难吃?细品之下,原来是夹生饭!看来还是没掌握好技巧。
一次,赶上戈什卡用电饭煲烧饭。趁她放水的时候,我赶忙指导―――水要多放一点,否则饭要夹生。没想到,戈什卡回答:“谢谢你的建议,不过,我喜欢吃那种硬一些的米饭。”看到我一脸困惑,戈什卡解释说,其实意大利也有一种做米饭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饭就有一些夹生,她们已经习惯了那种口味的米饭。当时我就对意大利米饭产生了好奇,戈什卡答应有机会展示一下。
不久之后,同宿舍的室友们大联欢,由来自欧洲美食之国意大利的梅拉妮娅主勺,为我们奉献一道米饭大餐。只见她在一只不锈钢汤锅里倒了些橄榄油,油热之后放入切好的洋葱丁爆炒。待香味出来后,放入淘好的美国大米,再加入橄榄油、水、蔬菜、肉类等,一起焖。
意大利米饭终于端上来了,菜和饭在一起,还挂着汤水。一尝,果然像夹生饭,只不过夹生得不太厉害。这顿意大利米饭给我留下的味觉印象已经淡去,但关于大米、电饭煲、米饭的种种,让我每每思之,都会哑然失笑。本文开头的那个理论说什么来着?―――“你吃什么,表明你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