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虽然已经成为领跑全国的“世界工场”、当地政府更是对人才充满了渴求,但东莞当地糟糕的人文环境却使许多人才望而却步;深圳尽管硕士、博士这样的高学历者遍布街头,但文化积淀的浅薄却屡遭人们诟病;广州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是华南地区不二的“文化中心”,但在大多数人眼里,北京、上海才是人文环境最好、最令人向往的城市……
不少学者、企业界人士都认为,在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以人文环境、文化氛围等要素为核心内容的“软环境”、“文化竞争力”,将成为能否持久保持综合竞争力,能否吸引、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但在长三角、珠三角的搏弈中,“文化竞争力”已经成为了珠三角的弱项。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教授 吕巍:
--长三角具有人文环境深厚等优势
近几年来,台积电、宏基等台湾it产业领头羊和外资高新技术产业纷纷向长三角转移,绝不仅仅是由于长三角具有地理位置、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事实上,长三角地区具有人文环境比较深厚、高等教育比较深厚的优势,在吸引台资“东进”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此外,原来上海人身上的“排外”情结,近年来改观得非常大。可以说,在上海日益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上海文化”已经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包容性,为吸引大批国内外人才前往上海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同时,上海近几年来普通话、英语普及得非常快,已经没有一个电视频道使用上海话播出节目。但在同样决心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广州,大部分电视、广播节目都依然在使用广东话,非常容易使外地人产生一种“隔阂感”,不利于引进外地人才来广东就业。
广东卓域管理顾问公司副总经理 张少彬:--文化竞争力差难把人才留住
“到底是把家安在东莞,还是安在苏州好”?对于注重文化感受和体验的职业经理人来说,答案显然是不言而喻的。虽然职业经理人群体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通常就不得不考虑这个城市的文化氛围、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在这方面,文化氛围比较浓厚、教育比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显然更具有优势,对职业经理人群体更具有吸引力。
客观地讲,广州、深圳虽然商业气息非常浓厚,但文化氛围、教育产业也相对比较发达。而东莞、顺德和中山等珠三角“二线城市”,无论是人文环境还是教育产业都非常薄弱,相比广、深有很大差距。这些城市的当地企业如果不具有非常强势的行业地位、不能提供非常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根本就无法吸引到真正的优秀人才。即使一些职业经理人、中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去这些城市工作,基本上也很难长期扎根下来,通常在呆上几年时间后就选择离开。
台湾明基全球副总裁 洪宜幸:--长三角确实具有更强发展后劲
1993年,明基就把中国区的总部设在了长三角的苏州。可以说,我们是最早进驻长三角的台资it企业之一。事实上,在这之前明基曾经在东莞、深圳和广州等珠三角城市进行过大量考察,虽然当时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势头非常好,但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在苏州投资。
作出这种选择的最重要原因,还是由于我们更看重苏州所处的长三角地区人文环境较好、文化积淀比较深厚等因素。可以说,以苏州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由于较好地继承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传统,文化、教育都比较发达,确实具有更强的发展后劲。
广州岭南教育集团人力资源部主任 何斌:--珠三角必须改善人文环境
珠三角为人才所提供的“软环境”,尤其是在人文环境方面的竞争力,确实远远无法与文化积淀比较深厚的上海、苏州和杭州等长三角城市相提并论。尤其是以制造业发达的东莞为例,当地的人文环境确实是比较糟糕。
许多人都知道,在遍布东莞各镇的不少私营企业、台资企业甚至一直都对员工实行冷漠的“半军事化管理”。即使中高层管理人员,活动半径基本上也被限制在工厂围墙内的范围里。同时,企业不遵守劳动法规、不尊重人才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东莞当地的民营企业多达十几万家,但由于大多数是家族式、作坊式的企业,因此不仅谈不上管理制度的“人性化”,更没有什么“企业文化”和“尊重人才”的意识。如果想“充电”来提高自己,甚至连一家象样的培训机构都找不到,要吸引“高层次人才扎根东莞”谈何容易?
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