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麻”让美国人折服
“在美国早听说中国有个‘针麻’手术,但一直不相信,今天终于亲眼见到,真了不起。”
“你们的针和刀创造了一个神话!”
这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代表团的成员看了我国专家进行针刺麻醉肺切除手术后发出的感慨。
时间回到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夕。美国代表团的成员听说中国有一种名为针刺麻醉的技术,可以在病人清醒状态下实行肺切除手术,便提出要看手术的全过程。
得到我国政府批准后,1972年2月24日,尼克松总统的先锋官黑格将军率领包括美国政府官员、新闻媒体、总统私人医生和随团医生等在内的30余人访华团,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观摩了针刺麻醉手术实施的全过程。
起初预定的是上午8时,可7时刚过,尼克松总统的私人医师、原美国海军医院的内科教授就带着3名随从,想提前拜访即将接受手术的病人。患者是名普通的中国工人,因右肺上叶支气管扩张准备做右肺上叶切除术。美国专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询问着病人:是否用过止痛药,是否同意他们到手术室看看等。
手术中,美国客人详细观看了全过程。从针刺麻醉操作者辛育龄教授在病人接近手腕外侧扎针捻动到实施开胸手术,从病人安详的表情到呼吸、血压、心律等数据,美国人全部做了摄像和记录。最后,全身麻醉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手术,辛育龄用了72分钟就干净利落地完成了。
术后,病人还从手术台上坐起来,笑容满面地回答了美国记者的提问。看到病人神志清醒,平静自如,没有痛苦的表情,美国代表团成员被“针麻”的神奇效果折服了。
亲历者讲述:
寻找中西医结合的突破点
“1958年,在党中央号召西医学中医的大背景下,全国掀起了学习中医的热潮。”曾担任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的辛育龄教授告诉记者,他是在1958年脱产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接触到针灸的。他说:“虽然对中医药学稍有入门,但如何应用于临床实践却心中无数,况且要学好中医辨证施治的本领也非易事。”
那时,辛育龄已经从事胸外科工作多年,他发现临床上肺癌手术后的病人常因刀口痛、咳痰困难和排尿不畅而苦恼。在试用针灸治疗这些症状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后,“由此便想到应用针灸疗法作为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突破点。”辛育龄说。
随后,辛育龄开始尝试应用针刺麻醉做肺切除手术。他还亲自尝了“梨子的滋味”——他自己的急性阑尾炎手术就是在“针麻”状态下实施的。感受到针刺麻醉的效果后,辛育龄认为,只要病人不紧张、能配合,就可顺利接受手术。
1959年4月,辛育龄成功实施了一例肺叶切除术。“起初,因胸部手术切口较长,需切断4条经脉,按经取穴的原则要扎16针,并由4个大夫在术中不停地捻动。如此复杂的操作很难推广,层层筛选后,发现前臂外侧的‘三阳络’是3条阳经的交汇之穴。”1970年6月25日,辛育龄主刀的首例运用一根针、针刺三阳络透郄门穴行肺切除手术获得成功。
(责任编辑: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