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physorg网3月10日消息,新加坡生物工程与纳米科技研究院(ibn)开发出一种新方法,能同时控制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形态。这一新方法可应用于药物合成和新的生物医学领域。研究此项目的科学家韩玉博士和ibn执行总监应仪如教授已经开发出了炭氟化合物的间接合成技术,此项技术能利用5到30纳米范围内的可调孔径粒子制造出50到300纳米级粒子。这一创新研究已经在领先的《化学(chemistry)》和《应用化学(angewandtechemie)》刊物上发表,并在美国申请了发明专利。
应教授说:“多孔纳米粒子使用了研究院的名字来命名,称为ibn-1到ibn-5。他们代表了一种新材料,这咱材料能同时对纳米级粒子的大小和纳米级孔径进行裁剪。这是利用超分子化学使`自下而上`纳米技术成为可能的一个最好例子。”
目前,合成这种纳米粒子制造新粒子的尝试限定在结构类型、结构排序程度以及孔径大小安排。当前,大多数技术只能生产小直径(小于5纳米)的二维六角形结构。在许多情况下,需要特殊的气相合成设备。ibn的简单湿式化学技术利用了两个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这种表面活性剂可以减少液体表面张力的可溶性化学成分。其中一种作为金属多孔结构的模板,而另一种则用于限制纳米粒子直径的扩大。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制造大表面积、特定孔径大小和结构的各种纳米粒子。
这些纳米多孔纳米粒子的一项重要应用就是纯手性药物。目前,这种药物的销售量占全世界总药物销量的三分之一强。
手性药物由“左手”分子和“右手”分子组成,这两种分子互为镜像。这些分子中只有一种分子能起到治疗效果。在生产过程中,催化剂被用来选择性的合成所需要的用于治疗的手性分子,而这种分子是无副作用的。然而,一般情况下,催化剂会均匀地存在于液相,很难分离和再利用。
应教授在ibn带领的团队已经利用他们的湿法化学技术开发出新方法,将催化剂固定在纳米多孔合成材料上。这样,由于催化剂是液态的,所以通过简单过滤或离心过滤处理就很容易使他们重新获得并再利用。这样就使许多药品更有效地合成。在药品制造过程的改进能够节约大量的成本,因为目前手性成分的产品占总成本的10%到40%。ibn的发明对手性医药品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ibn纳米多孔纳米粒子的其他应用还包括靶向药物制剂(targeteddrugdelivery)治疗和基因治疗。不同大小和结构的纳米粒子可以制造成药品载体、基因和蛋白质等。另外,这些多孔纳米粒子可用于支持用于生物成像和量子装置应用的量子点(又称为半导体纳米微晶体)和磁性纳米粒子。
(责任编辑: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