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湾“食品药物管理署”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台湾居民共吃掉超过22亿颗胃药。其中,制酸剂类超过17亿颗,如果以单颗药厚度0.2厘米换算,叠加起来高度约为6693座台北101大楼。调查数据反映出一些用药错误,类似情况在大陆也十分普遍,甚至可能更严重。
根据广告和亲友推荐选药。调查中,25%的人根据亲友建议或广告印象自行购买胃药。近三成人主动要求医生多开胃药,40~59岁年龄段比例更高,达35%。药物和食品不同,需要根据病因、症状和患者体质选择,别人用了效果好的药,自己用未必合适。广告介绍的药物多根据症状出发,但很多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症状十分类似,自行滥用胃药可能掩盖症状,延误疾病的早期诊断。建议出现胃肠道症状时,自己用药3天内如果不能缓解,应及时就医。
长期自行用制酸剂。调查中,高达70%的人不了解长期使用制酸剂的风险。奥美拉唑等抑制胃酸的药物,尽管能有效缓解胃痛等症状,但长期服用存在一定风险,如引起血清胃泌素增高,还可能引起骨质疏松。如果和某些药物混用,还可能增大副作用。胃食管反流等疾病的确需要长期服用这类药,但在症状缓解期,应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或间歇使用。
担心副作用,自己换药或加药。临床上,有很多人觉得吃药伤胃,自己加胃药。台湾的最新调查中也有这种情况。其实,很多药品并不会造成胃肠道不良反应,轻易加胃药护胃不仅无效,还可能增大不良反应风险。确实伤胃的药物,医生和药品说明书一般会提示,但是否需要加用胃药、如何加,都应严格遵医嘱。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滥用胃药不可取,但明确诊断出胃病,需要使用胃药时,不能因为害怕副作用就拒绝正常用药。长期服用胃药者应注意定期复查,出现明显异常及时就诊。
(本文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
(责任编辑: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