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诊疗率占比全市比例28.31%,低于京(39%)、沪(35.1%)。近日,广州市政协提交了“进一步深化医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效能”主席会议协商议政专题,直指广州要达到“2016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全市总诊疗人次比不低于53%”任务相当艰巨,并建议广州在创新机制、转变观念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效能上动脑筋。
社区医疗机构街道全覆盖
建议案提到,广州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69个,实现所有街道全覆盖,数据还显示广州农村地区已经设置有31所镇卫生院,1091个村卫生站。
2013年下半年进行的广州全市范围内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城市和农村分别有95.1%和95.3%的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得到报销,较2008年进行的第四次调查分别上升了近20个和6个百分点。
同时,广州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全面实施。截至2013年底,实现了所有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而且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台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1+3”政策文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启动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开展基层首诊与双向转诊工作,加快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基层医疗入编率普遍未达90%
尽管广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欣欣向荣,但是建议案在调研中发现,广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瓶颈”,可以简括为“一缺两难”,即人力总数缺、招人难、留人难。
建议案表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核编数远比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低,仅为8人/万服务人口(常住人口),原因之一是各区没有用足省、市核编政策。根据政策,允许有住院康复病床、开设家庭病床、服务人口多设服务站等的基层医疗机构可增加编制,但是这些机构没有人手提供到最受欢迎的康复病床、家庭病床等服务。
建议案指出,现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催生一些财力不足的基层政府调高入编门槛。根据广州市卫生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8月,全市入编率82.3%,各区到岗率普遍未达到90%。
基层医疗机构诊疗率占比低
建议案指出,广州要达到“2016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全市总诊疗人次比不低于53%”的政策目标,任务相当艰巨。
根据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医改工作进展监测报告”数据,广州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与全市总诊疗人次比为28.31%,低于京(39%)、沪(35.1%)两市。原因之一是现行的医保政策尚未形成“首诊在基层”的强有力引导效应。
建议案分析,医联体试点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没有开设康复病床,无法承接大医院下转的病人。
基层医疗机构“定收偏高,定支偏低”
建议案还直陈,基层医疗机构激励机制乏力。一是财政兜底的基层医疗机构“定收偏高,定支偏低”。二是绩效工资制度总额封顶难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三是有些内部绩效考核方案没能很好地结合其功能定位进行岗位设置、绩效指标设计,绩效考核与工作实效、收入分配等关联度、匹配度不够,操作性不强。
医疗卫生系统“信息孤岛”难破解
经过调研后建议案发现,医疗卫生信息化严重滞后。部分区(县级市)的基层医疗机构缺乏统一的信息系统,而大型综合医院信息资源整合难度较大。
建议案说,广州市是特大型城市,办医主体多元,医疗卫生机构隶属关系复杂,区域卫生信息化统筹协调难度较大。众多省属、高校附属、部队大型医院的信息系统独立建设,信息化服务流程不统一,医疗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形成“信息孤岛、服务专区”,对市民就医造成不便。
建议一薪酬制度实行区域差异化
如何改善“一缺两难”现状?建议案指出,针对“人手荒”要探索制定合理的招聘入职条件,一些特殊专业技术岗位政策可以宽松,工作出色基层医务人员适当放宽限制优先选拔。
薪酬制度要更加精细化,城区与乡镇,一般乡镇与北部山区乡镇要有差异化的合理薪酬政策。目前公共卫生服务费按人头拨付的方式受到建议案的责难,比如北部山区做1例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力和交通等成本,远远大于人口集中的城区服务成本,因此制定政策时理应考虑这些差异因素。
建议案建议,要制定出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合理职称晋升政策。晋升考核应不以科研论文为主要依据,放宽外语的要求,重点以医疗质量、签约服务人数、居民满意度为主要依据,论文作为参考依据。
同时,建议案还建议提高薪酬,增设“岗位津贴”补充现行的分配制度,津贴对岗不对人,人不在岗则不发。
推动“就诊有序化”
建议二
建议案认为,广州要加强政府对医疗保险市场的引导监督和协调,进一步拉大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医保支付比例,加大价格调控力度,提高基层支付额度,方便基层结算服务,形成合力逐渐使就诊秩序日趋合理,实现“首诊在基层”。
建议案还指出要强化代理人角色。比如起用更加合适的支付方式(包括按病种打包付费,超支部分则拒付医保费;依总额预付制;定额付费制等),使医院不得不选择提供“性价比高”的服务,遏制医院“诱导需求”的冲动,控制“过度医疗”等不当行为。
同时,广州要探索医保资金对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进行购买服务,将医保政策关注点不再局限于“看病”,引导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有效实现全程健康管理。
(责任编辑: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