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页> 新闻> 生活万象 >概况

男子为女发明游戏 150种换着玩被封“亲子游戏大王”

发布时间: 2017-07-11 09:52:37      来源:广州日报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对于中国家庭来说,似乎一直都是妈妈主内,爸爸主外,隐形爸爸很是常见。在“丧偶式育儿”被深度吐槽的如今,一位“80后”爸爸刘勇赫给4岁多的女儿发明了150种亲子游戏,被网友封为“亲子

对于中国家庭来说,似乎一直都是妈妈主内,爸爸主外,隐形爸爸很是常见。在“丧偶式育儿”被深度吐槽的如今,一位“80后”爸爸刘勇赫给4岁多的女儿发明了150种亲子游戏,被网友封为“亲子游戏大王”,从事亲子教育研究十年的他还是多部畅销书作家、明星育儿顾问。

 

日前,刘勇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认为,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为家庭做贡献的义务,挣钱只是经济功能,家庭还具有抚育、赡养等功能,夫妻应该合作育儿、分工育儿。

家长别用自己的逻辑跟孩子玩

广州日报:男性育儿专家不多,你是怎样走上亲子教育研究之路的?

刘勇赫:在我几个月大的时候,父母下海经商,是爷爷、奶奶把我带大的,我一般一周才能见一次父母,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到我上初中。印象最深的是小学三四年级时,我总会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丁字路口远眺,每一次看到自行车的车把,都会希望那是爸爸或者妈妈的。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我比同龄人缺少一些自信,社交能力偏弱,也不是特别愿意跟人接触。小时候的经历让我有一种情结、一种遗憾。

我本科读的是社会学,研究生读的是社会心理学,2007年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小学的心理老师,我发现自己很有孩子缘,学生们很愿意跟我亲近。任教期间,我创办了一份专供家长看的心理学期刊——《拥抱》,其中有个栏目是回答家长的提问,也是从那时开始接触到亲子教育。

在小学工作两年之后,我去了外研社工作,做童书讯的主编,接触了大量童书。后来,我在北京育英学校做心理老师兼任特殊教育老师,接触了一些自闭症儿童。最令我自豪的是有一个自闭症的孩子,通过我四年对他的陪伴与引导,初中时他在大讲堂做了关于《时间简史》的演讲,还跟大家互动。还有一个女孩,她只跟妈妈说话,不和其他任何人说话,当我付出很多努力终于让她跟我说话的时候,我的眼泪都流下来了。后来我陆续出版了多部亲子着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家庭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广州日报:你为女儿发明了150种亲子游戏,让人惊叹,现实生活中你和孩子是怎样相处的?

刘勇赫:我女儿是2012年出生的,此前我的研究大多都是理论性的,有了孩子之后,会通过实践发现怎样的互动适合孩子。我自己的童年缺少父母的陪伴,所以我下定决心要给女儿最好的陪伴,这实际上也是对我自己心灵的修复。

四年多的时间里,我和女儿一起阅读了160本绘本,为她发明了150种亲子游戏,其中第一个游戏便是“爸爸游乐场”。父亲是孩子的第一个“玩具”,要想让孩子喜欢你,首先你得“豁出去”。比如“攀登爸爸”的游戏是我的“代表作”,孩子脱掉鞋子,爸爸双手拉住孩子的双手,让孩子从爸爸的腿部蹬踏,直到前胸,最后站在爸爸的肩膀上,收尾动作是爸爸把孩子抱下来,抱在自己怀里。

每次出差回来,我都会给女儿带一个礼物,在回家的路上就经常构思要发明一个什么新游戏跟女儿玩,用什么教具,怎么制作。跟孩子在一起做亲子游戏是要动脑的,要让孩子感受到丰富多彩。比如我提倡“一具多玩”,就是说一种玩具至少有五种玩法。玩具不要多,但对每一种玩具都要进行开发,刺激孩子思考,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跟孩子玩需要技巧和耐心,以孩子为中心,观察孩子的喜好,而不是用家长自己的逻辑跟孩子玩。我小儿子三个多月了,有一次我拿着长颈鹿和小猪两个玩具放在他面前,我发现他看着长颈鹿而不看小猪,于是我知道了他对长颈鹿感兴趣。读绘本也一样,可以先让孩子自己看,将孩子感兴趣的角色作为起点。

“隐形爸爸”不利于孩子成长

广州日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隐形爸爸”并不鲜见,不少年轻爸爸认为,自己在外面赚钱打拼已经很辛苦了,带孩子就应该是妈妈的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的“缺位”会有什么影响?

刘勇赫: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不少“隐形”爸爸。这并不是说爸爸不爱孩子,实际上,中国式父爱充满了深沉与内敛,父亲与孩子之间似乎还存在着一种等级的隔阂,父亲不愿或不习惯走下“神坛”,成为孩子生活中的良师益友,这也是导致父爱缺位或父教缺位的深层原因。

传统观念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我认为这是一种落后的观念。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为家庭做贡献的义务,挣钱只是经济功能,家庭还具有抚育、赡养等功能,夫妻应合作育儿、分工育儿。

父亲的缺位会带给孩子很多问题,我通过十年的教育研究发现,青春期发生早恋行为的孩子,80%存在成长过程中父亲缺位的现象或是父母离异,没有得到父爱的孩子会找其他感情来补偿,缺乏父爱的孩子常常缺乏社会经验,产生社交焦虑。

现在很多爸爸工作时精神抖擞,回到家呈现的则是疲倦的状态以及各种“葛优躺”。很多爸爸没有意识到,你在家里展示的就是孩子要学习的。因此,我每次回家之前,尽管很累,也都要整理一下衣服,然后精神抖擞的一副“超级奶爸”的样子,在孩子面前很注意自己的形象。

呼吁让早教回归家庭

广州日报:对于早教你怎么看?是否真有必要送孩子去参加早教班?

刘勇赫:对于早教,我呼吁“早教回家”,也就是让早教回归家庭,对0~3岁的孩子,我认为没有必要去早教中心,最好的方式是跟父母学习。直言不讳地说,很多家长最大的问题是懒,送孩子去早教班既省事又能让孩子得到锻炼,一举两得嘛,但我认为很多事不能省略。亲子互动第一位是情感的培养,其次才是各种锻炼。0~3岁的孩子,母亲才是教育权威,而不是早教中心的老师。这个阶段,父亲要成为母亲政策的解读者、行为的示范者和关系的维护者。

现在都讲要陪伴孩子,但陪伴孩子最忌讳陪而不伴,虽然跟孩子待在一起,但只是敷衍,看手机、看电视,没有全身心投入。不要拿“没时间”做借口,高质量的陪伴每天有30分钟就够了,比如早起的亲子运动、饭前亲子游戏、睡前的亲子阅读都是不错的方式。

广州日报:你认为当前许多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存在什么误区?

刘勇赫:哭必哄、摔必扶、嚷必阻、玩必陪、给必拒、学必果,这是我总结出来的育儿六忌。哭必哄,孩子就学会了利用哭来让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摔必扶,让孩子缺少自己站起来的勇气;嚷必阻,让孩子不敢在任何场合表达自我;玩必陪,让孩子不知道独立思考的乐趣;给必拒,让孩子难以享受分享的乐趣;学必果,让孩子功利性学习,忽略过程的享受。

我认为,健康的亲子关系,孩子、爸爸、妈妈应该像等边三角形,孩子跟父母的距离是等长的。

标签阅读: 发明游戏 亲子游戏 游戏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