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借助于手机上的睡眠软件测试自己的睡眠时间,但是如果过度相信电子产品,却容易闹出乌龙。因为“睡眠软件”监测一晚上没睡到2小时,担心不已的王女士到武汉市心理医院做了个睡眠监测,结果显示睡眠质量还不错。
45岁的王女士年初跳槽到一家新公司,一个月前刚升职的她觉得工作压力陡然增大,晚上总是辗转难眠,每天睡醒后都觉得睡不踏实。听人说手机软件可以监测睡眠质量,她便下载了一个。不料第二天早上醒来,软件的统计数据把她吓了一跳:每隔半个小时就会“醒”一次,整晚睡眠时间加在一起不到2个小时。
王女士接连监测了几天,结果都是一样的,她越想越害怕,担心得整夜睡不着。前天在家人的催促下,她来到武汉市心理医院睡眠障碍门诊,在主任张昌勇的建议下,她在医院睡了一晚,接受了睡眠多导监测。早上起来一看结果,睡眠时间达到了8小时,睡眠结构也很完整,跟手机软件结果大相径庭。
张昌勇解释,睡眠软件和手环等电子设备,是以身体活动和感觉灵敏度作为指标,通过体动记录仪监测动作来检测。动得多就认为人处在浅睡眠,没有动就认为进入深睡眠了。“靠这个来判断睡得好不好,根本不靠谱。”他指出,一晚上要经历4-6个睡眠周期。一个周期中,浅睡眠是7分钟,二期睡眠有40多分钟,深睡眠20多分钟,还有快动眼睡眠20多分钟,整个周期大约90分钟左右。软件检测睡眠无法准确告知用户睡眠问题出在哪里,反而会让人因为“睡不着”产生焦虑。王女士是典型的工作压力大造成主观性失眠。
张昌勇建议,爱失眠的人白天尽量缩短睡眠时间,上床后如果超过20分钟还睡不着,就应该起床活动,等有了困意后再上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