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自己的睡眠情况,可能没几个人是十分满意的,大多数人都感到睡眠不足,每天都很疲惫。3月21日是第十八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为“规律作息,健康睡眠”。今天上午,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于清华大学举办了“2018世界睡眠日新闻发布会暨全国大型义诊活动启动仪式”。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叶京英教授代表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向媒体发布了相关调研报告。
其中,一项针对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2018年中国的90后年轻人睡眠指数研究》显示,31.1%的人属于“晚睡晚起”作息习惯,能保持早睡早起型作息的只占17.5%,接近1/3的人上午9点后起床。
该研究显示,90后的睡眠均值为66.26(满分为100分),普遍睡眠不佳,呈现出“需要辗转反侧,才能安然入睡”的状态。“苦涩睡眠”占29.6%,“烦躁睡眠”占33.3%,“不眠”占12.2%,“安逸舒适睡眠”占19.4%,只有5.1%睡眠处于“甜美睡眠”。
叶京英指出,作为年轻人,90后应该每天有8~9个小时的睡眠,然而被调查的90后睡眠时间平均为7.5小时,低于健康睡眠时间,六成以上被调查者觉得睡眠时间不足。另外,该研究还显示,30.9%的人入睡需要30分钟以上,0.9%需要药物助眠才能入睡。
针对很多年轻人习惯性晚睡,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贵海指出,被动打破睡眠节律的习惯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即使现在没有感受到身体不适,还是会有潜在的健康风险,年轻人需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那么该如何确认自己的失眠需要就医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陆林指出,如果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但还是无法正常睡眠的话,且持续了一段时间,那么就可能患有了和睡眠有关的疾病,需要寻求医生帮助,但如果是加班、倒班、临时有事而剥夺睡眠,等外界压力结束后,可以恢复到正常睡眠,这就不属于疾病,不需要去医院。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孙洪强在3月17日召开的北京睡眠高峰会议上指出,一项对722位受试者的调查研究显示,与无失眠者相比较,失眠患者罹患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风险分别是无失眠患者的9.82倍和17.35倍。失眠和抑郁/焦虑互为风险因素,失眠程度越重,抑郁/焦虑也越重,反之亦然。
现在很多失眠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时候,经常会担心药物成瘾问题,孙洪强指出,在服用精神类药物的时候,患者既不要“滥用”,也不要“怕用”,而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基本上不会有成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