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进口物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常温条件下新冠病毒在大部分物品表面存活时间短,1天内全部失活。”
鉴于常温条件下新冠病毒在大部分物品表面1天内全部失活的研究结果,《通知》指出:对判定为高风险的进口非冷链物品,实施预防性消毒。各地不再对进口非冷链物品(指运输温度在10℃以上的进口物品)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判定为低风险的进口非冷链物品,不再实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
《通知》还强调,不准自行出台进口非冷链物品加严管控措施,各地联防联控机制应严格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关文件要求落实进口非冷链物品疫情防控措施,抓紧调整进口非冷链物品静置存放规定,不得“层层加码”。
目前只是回归常态,不必过度担心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病毒失活后也有可能核酸阳性。
在6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以“环境样本阳性”举例说,环境样本中检出核酸阳性不代表环境样本中一定有活病毒,无论是环境样本中的死病毒、活病毒,还是灭活新冠疫苗,均含有核酸,做核酸检测都可以检出阳性,所以检出核酸阳性不代表它有活病毒,需要综合研判。
另外即使物品上有具备感染能力的活病毒,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量,病毒还要接触到人的眼睫膜、鼻黏膜,或靠悬浮进入呼吸道,才能感染接触物品的人。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环境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钱华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新冠病毒在常温下“物传人”的概率极低早已是定论。以前为了安全起见,将防疫力度提得较高,目前只是回归常态,不必过度担心。
病毒学家常荣山也表示,对进口物品进行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与消杀必要性本就不大,成本投入过高,回报也比较有限。
普通公众接触或食用冷链食品感染风险很低
2020年以来,在进口冷链食品之后,进口非冷链物品传播病毒的风险也在多地的传播案例中被警惕。多地曾发生可能因暴露于境外物品而感染的疫情。
但其实“物传人”在研究中很难证实,因为在真实世界中“表面接触传播”的案例不仅极为罕见,而且往往还带有其它干扰因素,让彻底明确新冠病毒的这一可能传播路径变得非常困难。
例如在广州,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科学家提出其中一位感染者有用手擤鼻涕的习惯,可能因此 “污染” 了住宅楼的电梯按钮,而之后另一个居民可能因为接触了被污染的按钮而感染 。
但在这一案例中,从感染者离开电梯到被感染的居民进入电梯,前后不过两分钟。虽然接触同一个电梯按钮 (被感染者按完按钮后立刻用牙签剔牙) 确实提供了理论上的 “接触传播” 路线,但我们也不能排除电梯内感染者留下的气溶胶导致的实际传播。
这也是真实世界里追踪表面接触传播时经常遇到的困难。很多案例在媒体报道中的关注点有时成了碰到某物体表面后被感染,但实际上被感染者往往同时也有与阳性感染者密切接触的历史,或者所在环境不久前有阳性感染者,我们无法排除呼吸道病毒更常见的飞沫、气溶胶传播。
现有案例中有明确的证据的是,2020年10月,中国疾控中心官网发布消息称,从青岛疫情中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
当然,中国疾控中心也表示,此前的冷链食品核酸抽检中,阳性率极低,病毒核酸载量较低,未曾分离到活病毒,因此我国市场流通冷链食品被新冠病毒污染的风险很低,普通公众接触或食用冷链食品的感染风险也很低。
那么,国内快递物流链是否之后可能会取消核酸检测?
常荣山表示,未来国内快递运输,或也应逐渐取消对外包装的核酸检测与预防性消毒,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对于此前常常出现的在水果和食品上一检测出阳性便将全部水果和食品销毁的情况,他表示确实没有必要。
“假定物品被新冠污染的话,我们第一可以用水冲掉,第二可以用高温煮沸杀死。对于个人而言,最后剩下的只是卫生问题,而不是防疫问题。”常荣山说。
而对于冷链运输的风险,常荣山认为新冠病毒在-20℃的情况下仍保持活性,冷链运输的预防性消毒依然必要。钱华也特别提示,应特别注意与冷链环境较为接近的冬季,常温状态下的其余季节都不必太过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