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术后常见并发症如何处理?
白内障术后可出现多个并发症,必须根据各个并发症的原因作对症处理。对于切口渗漏引起的浅前房多主张重新缝合切口;如果程度较轻,可通过加压包扎术眼,有时浅前房可以恢复。如果脉络膜脱离伴有切口渗漏时应重新缝合切口,形成前房;如果脉络膜脱离范围较大,脱离区后巩膜切开引流可加速眼压的恢复和脉络膜脱离复位;如脱离范围较小,无明显的切口渗漏,可加强抗炎,加压包扎数天后脱离多能逐渐消失。在瞳孔阻滞的早期可用强的散瞳剂、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减轻炎症或全身用高渗剂。
然而,最根本的措施是重新沟通前后房的交通,虹膜切开术可达到此目的,yag激光进行周边虹膜切开则更为简便。由于角膜内皮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了持续性角膜水肿,角膜光学性恢复有赖于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于不便行角膜移植的患者,局部可通过高渗剂、配软性接触镜或去除病变区的上皮细胞层后用结膜瓣遮盖来缓解症状。术中应避免器械和人工晶体接触角膜内皮,使用粘弹剂保护角膜内皮,避免长时间冲洗前房;术后尽快处理玻璃体及其他组织与角膜内皮的接触,均可在较大程度上减少术后持续性角膜水肿的发生。少量前房积血一般数天内自然吸收,积血充满前房伴高眼压则应立即进行前房冲洗。玻璃体积血少量时多能吸收,大量时应进行后段玻璃体切除术。上皮植入前房的治疗效果不好,预后较差,一经诊断,应立即切除病变区切口附近的深层巩膜,并冷冻受累区角膜后面的增生上皮组织,切除受累的虹膜,冷冻或切除受累的睫状体,为确保玻璃体不与角膜粘连还应进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后的葡萄膜炎一般应用皮质类固醇、前列腺素抑制剂及散瞳剂等药物多能控制,但需要同时寻找病因,进行病因治疗。白内障术后一旦怀疑眼内炎,应立即抽吸房水及玻璃体进行细菌或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用玻璃体切割器切除受累的玻璃体,并向玻璃体腔、静脉和球结膜下注射抗生素。术后青光眼的治疗应局部和全身进行降压处理的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人工晶状体位置异常保守治疗无效时一般均采取手术复位,必要时将人工晶状体取出或更换人工晶状体。yag激光囊膜切开术是治疗后囊膜混浊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如已植入人工晶体,激光切开时应避免损伤人工晶体;此外,也可用穿刺刀从睫状体平坦部进入眼内,将混浊及增厚的中央部后囊膜切开。对视网膜并发症,如黄斑囊样水肿可应用消炎痛、皮质类固醇。而视网膜脱离者当手术治疗。
白内障术后可作二期人工晶体植入吗?
在手术后或外伤后的无晶体眼内,过一段时间植入人工晶体的方法称为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由于在手术操作上的差异,在临床上分为有晶状体后囊支持的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无晶状体后囊支持的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者分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和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晶状体后囊支持的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用于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或白内障抽吸术后晶状体后囊完整者,患眼术前矫正视力在0.5以上的单眼患者。无晶状体后囊支持的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用于白内障囊内摘出术后,尤其是单侧患者术后不宜或不愿配戴角膜接触镜者;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出现玻璃体溢出,术后晶状体后囊已缺如,且术后不宜或不愿配戴角膜接触镜者;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出现人工晶状体脱位需取出后重新缝合固定者;眼外伤或白内障术后,存在晶状体后囊大部分不完整的患者。对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若后囊完整或大部分存在时,也应以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为宜,应将前房型人工晶状体作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补充。大部分白内障术后均可进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责任编辑: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