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页> 心理> 心理百科> 心理常识 >概况

痛苦与现实的关联!

发布时间: 2015-01-20 15:40:39      来源:心灵咖啡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久久健康网编者按: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通过了解被动攻击者来试着理解他们的行为。但你并不需要改变被动攻击者,也不需要成为他们的顾问或者治疗师。以下练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提高你自身的注意和

在偶然友善的对话中,对被动攻击者的经历进行开放式和不作评断的提问,弄清楚他是否有被压抑的敌对、愤怒、仇恨的来源。被动攻击行为通常出现在当个体感到无力时,或者当他处在一个充满挑战的环境中而缺乏有力的支持时。如果他消极的生活经历足够明显,在心理上被牵住,一个人的被动攻击冲动就会在别人身上重复出现,类似于一种动力学的倾向(例如一个丈夫无意识地通过他的妻子来处理妈妈的问题)。一个人为了逃避再次被控的恐惧,可能会使用一系列生存和抵抗的策略来避免(在他或她的意识里)再次成为受害者。

  一些被动攻击者会在他们的家庭里呈现被动攻击行为,另一些则更多呈现在工作上。一些人可能会将他们压抑的愤怒朝向任何人,然而另一些人可能会选择性地将他们隐蔽的敌意指向异性,或者竞争对手,或者是权威人士等等。因为病态被动攻击行为的成因太复杂而且根深蒂固,你可能无法了解被动攻击行为的成因全貌,但是即使是一小部分的理解也是有帮助的。

  □避免成为被动攻击者的触发器

  无论在浪漫或不浪漫的关系中,基于心理习惯(病理),许多被动攻击者都会下意识地选择可以让他再次经历过去的权力争夺的伴侣,也许是下意识地想满足”赢取“过去失败的愿望。这意味着,假如你是被动攻击者的伴侣,很重要的一点,在行动和交流时,要尽量避免扰动被动攻击者的糟糕感觉。

  至关重要的是,问问你自己:”我是否正在不知不觉地通向、鼓励或是引出对方的被动攻击行为?“

  举个例子,你是否正在你的关系中扮演以下角色:

  ·被动受难者:放纵伴侣的被动攻击行为,而不经坚决地表达和设置坚固的边界。

  可能在被动攻击者身上引发的是:

  促使更多类似的不良行为发生,使不讨喜的行为常态化,强化了他能利用或逃离破坏行为的认知。

  ·照料者/救助者:你已经成为了你伴侣的守护者,经常为伴侣的不良行为擦屁股,撤销他或她的伤害,将伴侣从受害状态或者危机中解救出来。

  可能在被动攻击者身上引发的是:

  促使更多类似的不良行为发生,如果你总是保护他,那么你的伴侣为什么要改变呢。被动攻击者可能会在背地里偷着乐,等着你来保护他,这让他有种控制感。这种关系变成了不健康的父母照顾孩子或者孩子照顾父母的模式。

  ·教练和法官:你成为了你伴侣的批评者,经常告诉对方可以变得更好,痛斥他的不负责任,或者设定你明知他可能不会去做的预期。

  可能在被动攻击者身上引发的是:

  你可能无意中吸引了你的伴侣进入到过去的战争中,为了生存,他必须坚持强势的个性和极权的环境,使得关系变成了权力的争斗。

  如果你发现自己是以上的任何一种角色,可选方案是使用有效的沟通。在我的参考指南里”如何成功解决被动攻击者”,你会学习到如何从被动转为主动,学习到果断的沟通技巧,七种婉转说“不”的方式,还有设置边界,以及八种必要的相关策略。

  □在相对宽松的环境里,通过适当的幽默保持镇静

  幽默是一项非常强大的交流工具。几年前,我认识了一位非常自大的同事。有一天,我的一位同事问候他说“你好,近来如何?”当这位自负的同事完全没有理睬她的问候时,她很有气度地开玩笑说,“不错,是吗?”这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坚冰,开始了友好的交谈。她很聪明。

  如果适当使用,幽默可以呈现真实,解除难以改掉的行为,表现出出奇的镇静。在”如何成功解决被动攻击者”一文里,我解释了幽默心理学在冲突解决中的应用,并提供了一系列可用的方式来减少或消除难以解除的行为。

  □如果合适的话,给被动攻击者一次机会来解决问题

  许多被动攻击者之所以如此表现,是因为他们坚信他们没有发言权,或认为没有人会愿意倾听。如果可以的话,在讨论挑战和解决方式的时候将他纳入进来,征求他们的意见。比方说,这样问:“鉴于期望的结果,你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看看他们是否会想出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如果你听到的基本是抱怨或者批评的话,不要同意也不要不同意。简单地说你会考虑他们的意见,并继续做你需要完成的事。

  □设置后果以降低抵抗和强迫合作

  因为被动攻击者是以被动的方式表现的,在面对他们的行为时他们基本上都会实施抵抗。否认,找借口,指责仅仅是反驳的一小部分可能的方式。不管他们怎么说,只管声明你想要做的事。重要的是,设置至少一个强硬的后果,迫使被动攻击者重新考虑他们的行为。

  确定并坚持后果的能力是最为重要的技巧之一,能使被动攻击者“下台”。清楚有效的表达后果能使困难的个体忽然暂停,迫使他们从阻抗转为合作。在我的参考指南里“如何成功操纵被动攻击者”,设置后果被列为能使积极结果发生的七种力量之一。

  尽管被动攻击关系让人相处不悦,但仍有很多有效技巧和策略可供参考,在增加你自己的自信、镇静和解决问题的高超技艺的同时,就能减少他们带来的伤害,增加他们的合作。这是领导者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编辑:陶媛

  如果我们生来就知道养育孩子的最佳方式,那该多好。”好妈妈“是天生的吗?。如果你觉得你没有母亲的本能,那么能不能通过什么方式培养而得呢?

  人们经常把“母性本能”和“母亲本能”这两个词混为一谈,不过我认为很有必要区分一下。

  “母性本能”指生物学上我们人类固有的育儿技能。我从见过可以证明人类身上有这一本能的,毕竟,人类关系如此复杂,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个体又是如此多样化,若人类拥有一致的母性本能,那真是难以想象。一个人的育儿方式不会与咫尺相隔的邻居相同,甚至不会与同一血脉的姐姐相同。如果家中不止一个孩子的,你对待每个孩子的方式都会有轻微的不同,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

  另一方面,直觉是在无意识或者不衡量事实的情况中所下的快速的、整体的、带感情色彩的判断。研究已对“直觉”有详尽的文档记录。英国萨里大学的朱莉戈尔和尤金斯密夫描述了四种主要的直觉类型:解决问题型直觉、社交型直觉、道德型直觉、创作型直觉。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直觉类型与育儿有何关联。

  □解决问题型直觉。

  知子莫若母。没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孩子。通过与孩子长期相处而得的经验可以转化成出现某种情况该如何应对的直觉。研究发现消防员、育婴护士、炮兵连指挥官这些专业人士通过学习可以快速判断当下处境,本能就知道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对于父母来说,解决问题型直觉就是与孩子相处的经验的整合——以前哪种方式有用或者没有、如何设想孩子的反应、互动的一贯模式 所有这些自动变成知道怎么去做的感觉。那些对你的孩子了解程度不如你的人, 是不会有这种直觉的。

  □社交型直觉。

  根据我们过去的经验和关系,我们变得擅长“阅人”。当我们与别人互动时,我们无意识地觉察别人口头上或非口头上的信息,经过自身现在或过去经验的润色,综合成“他在想什么”或“他有什么感受”这样的解读。作为父母,我们经常有此类行为。因为孩子们不会直接对你说“妈妈你知道吗幼儿园快让我受不了了。我喜欢玩具,但我要苦苦压制住要把每个玩具据为己有的渴望。斯蒂芬妮很好,和她玩很开心。但我又得时常照顾她的情绪,都快精疲力尽了。”而是,我们都能凭直接感知到孩子在情绪上的不适,然后我们就说“我们去沙发上坐坐静静看一会书吧”或“我们去荡荡秋千吧”。

  □创作型直觉。

  这种类型的直觉是去预感“新的或不同的思路也是可以的”进而得到一种全新的看法。这其中涉及到用新的方式整合知识。创作型直觉通常涉及到能够引向创新突破的“过滤阶段”。也许你试过一个不知如何解决的问题出现了一次又一次,比如该睡觉时总是磨蹭很久才睡、开车时谁坐哪个位置,然后你突然想到办法知道如何解决了。但你并不是坐下来认真的去想”能不能有什么新法子呢?“那是灵光一闪。这个改变思路的灵感迸现就是“创作型直觉”。

  □道德型直觉。

  这种直觉是关于我们内心判断何为对何为错的。如果你觉得“那种感觉很不好”,比如带宝宝睡觉,比如宝宝大声哭叫,这种感觉判断就是来源于道德型直觉。或许你可以想出一个理由来证明这个感觉判断是对的,但那是事后了。你最初的反应感觉是即刻发生的,直觉“知道”的。

  经过这番了解,“母亲本能”(或“父亲本能”)已经毫无神秘色彩了。“母亲本能”是基于我们对孩子,对我们自己,对我们的家庭的根深蒂固的了解而来的。我们越了解孩子,我们做父母就越有经验,能从孩子身上觉察到更多信息,也能令我们的”直觉“得到更多发展。

  这是在说,如何做父母,我们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吗?是的。”直觉“能够快速整合你所了解的东西,使之变为“怎么了”或者“怎么做”的感觉。但我们也要记住,直觉并非永远准确。当我们“随心而为”时,我们也许忽略了重要信息。我们也许根据相似的表面情况就仓促下了判断。例如,当孩子们起争执时,我们可能就本能去护着小的,是年长的孩子欺负小的,无视了年小的孩子在冲突中是作为什么角色。

  做好父母,需要我们把直觉、深思熟虑与学习结合起来。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的“直觉”,也需要根据逻辑与现实来权衡这些“直觉”。

  直觉源于经验。只要我们的经验是与某些事物有关的,我们的直觉亦然。问题是,孩子会成长变化,所以有时我们为人父母还是用老眼光来看待孩子,孩子却没有停留在老样子。想想看,你是否经常抱怨父母老把你当十岁的孩子来对待,那是因为他们还在根据已经不再适用的“直觉”来看待你。不知为何,你对他们来说,就好像只有十岁,即使他们知道你已经长大。作为父母,除了依赖基于经验的直觉,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

  编辑:陶媛

标签阅读: 心理 工作 心态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