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的读者觉得我写的文章很多有暖意,说是心灵鸡汤,我当时也不知道什么叫心灵鸡汤。只是觉得这样写可以让自己更有力量点,让人看了萌生一些希望或想法。后来,我问我身边的朋友,你们知道什么叫心灵鸡汤吗?他们回应的大都是“呵呵”“我不看的”“没味道”。在我的深究之下,我发现他们所说的心灵鸡汤就是那些优美的散文,哲理性的小故事,咋一看觉得很有道理的句子,或者说看一段文字觉得跟自己的经历很像而产生共鸣,再者就如空间或朋友圈内推送的那些“正能量”的句子。我问了一个让他们颇为生气的问题,我问“这些不好吗?我觉得读着挺不错啊”,他们是这样回答的,“有用吗?读再多也改变不了我们的现状,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是让自己更迷茫!”
他们的回答让我重新认识了所谓的心灵鸡汤,我忍不住想知道最初是谁开始用心灵鸡汤的。于是在网上搜索发现,心灵鸡汤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汇是美国作家杰克·坎菲尔和马克·汉森写的一本通俗哲理小品文《心灵鸡汤》,精炼的语言,哲理性的故事,让其成为畅销书。就这样大家最初将很多畅销书看作心灵鸡汤,并且十分喜欢。因为畅销的原因,很多人纷纷效仿,于是出现了大量的畅销书,多为名人励志、心灵成长、说理性段子等。可能是因为供过于求,也许是我们的审美和认知的提高,人们突然掀起了“反心灵鸡汤”的热潮。出于对比效应,“反鸡汤”的独特新颖的观点一度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于是,心灵鸡汤从开始的绝对正面形象变得有点不那么正面了。
于是,我发现开始有人去抨击“鸡汤”了。一开始那些写鸡汤文的专家或名人们开始写一些叫大家不要读心灵鸡汤的文章了,我曾经看到过一篇专家的博文《心灵不需要鸡汤》。不得不说,其他的不论就其文章里说得字字铿锵,句句珠玑,读完就像刷碗一样把脑子刷了一遍,然后默默对点头,“嗯,说得真好!”在我肯定之后的半秒钟,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不也是一篇心灵鸡汤吗?我在众多“反鸡汤”的鸡汤里看到了二者之争,发现其实人们从来都不排斥真正的心灵鸡汤,只是由于大众化口味,励志化包装,快餐式阅读,大量的“鸡汤”被粗制滥造出来。人们真正讨厌的不是心灵鸡汤,而是这种不负责任、经不起推敲、由大量说理性和认知性文字垒砌起来的那些书或文字,以及被过分夸张和放大鸡汤的效果而感到失望。
心灵鸡汤到底要不要?看不看?写不写?我个人想了很久,觉得是要的、看的、写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心灵鸡汤的初衷是好的,是美的,是正能量的,是人的精神食粮,如火炬一般照亮着心灵。是美的东西就可以看,写充满希望和力量的文字也是一种坚定和精神的修炼。鸡汤不是人人都需要的,这点要认清。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下,什么样的年龄,什么的心境,经历了什么……这些都影响着鸡汤的效果。如果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至少鸡汤可以激发他们的内心的正能量,可以让他们充满希望,获得力量。如果对一个在社会中历练了许久的人来说,10万字的鸡汤都不如他抽的一根烟。一切不管是否是鸡汤的文章或书,只要能带给你益处的,那就无妨。关键人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选择学习的思维习惯。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随着社会阅历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人的晶体智力是不断上升的,所以对与很多看似道理的东西都会先进行思考,而并不是一味的吸收。对于他们,鸡汤看得是索然无味的。还有些诸如韩寒说的那样“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生活”的人,他们若是再看鸡汤,想必也是害了他们。心灵鸡汤有治愈的效果,但是只能起到让人为之兴奋一阵子,却不能根除一些“疑难杂症”或“历史遗留的问题”,这些只能交给心理咨询师了。对我个人而言,那些不管从认知层面的剖析,还是从人本上的关怀,甚至是宗教的哲理,只要让我的心灵闪光,我便欣欣然喝下“这碗鸡汤”!
我觉得自己写的不如心灵鸡汤,但总是怀揣一颗赤子之心为一些可以存在并且有意义的事或人,用键盘作鼓风机,用字词作料子,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作鸡,努力地煲一碗“心灵鸡汤”。人心不死,“鸡汤”不止!
编辑:陶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