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页> 心理> 亲子教育 >概况

孩子自杀,爱给与的太少

发布时间: 2015-09-11 09:56:07      来源:壹心理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从小单亲家庭的孩子,或者没有父母的孩子,因为长期得不到关爱,心里上多少都有些畸变,因为没人管,很多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孩子为何要自杀?扪心自问,你给他的关爱够吗?

  九月六日中午,在县城某工地高五十七米的塔吊架上,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纵身一跃,用生命划出一条短暂的弧线。
  消息说,他故意避开消防气馕;消息说,他因向母亲要钱被拒自杀。朋友圈还传出男孩在塔吊上自拍照片,面带微笑向他的朋友告别;还有他发的说说:“死之前还有兄弟给我买饭,让我不当饿死鬼!!真好!!下辈子再感谢你!”
  自杀,总是能给社会和众人带来巨大的内疚感,人们纷纷归结各种原因,以减轻自己内心的罪责感。我也忍不住说三道四,想写些文字,以防御内心的压迫感。
  我猜想,男孩内心一定是极度绝望和怨恨的,因为他母亲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他感觉不到自己是被爱的。如若不然,男孩为何能够感念一饭之恩,却以自杀的方式让拒绝给他钱的母亲悲痛?
  可是,想到其父母悲痛欲绝的模样,我又觉得,或许不是给予孩子的爱太少,他们已经竭尽全力了,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亲呢?
  那么,我猜想,真凶只有一个,那其实就是这个观念:父母必须无条件地爱孩子,满足他的一切需求!
  孩子从母体脱离出来,饿了就哭,困了就闹。而因为母亲的爱,他的需求总能及时被满足。婴儿在需求的被满足之中,感受到被爱,对自我产生了良好的感觉。而于此同时,在婴儿心中便渐渐发展出一种自我的全能感:我可以通过需求来掌控他人!而且,掌控他人,会对自我感觉良好,可以获得极大的自我存在感。
  于是,无条件地爱与被爱,就在母子间形成了一个荒谬的共谋。
  至所以说荒谬,是因为所谓的无条件,真的是让人很为难。
  试想,当婴儿哭泣时,母亲总是能敏锐地觉察并满足孩子的需求吗?如果不能,那婴儿岂不糟糕透了?这又会让做母亲的如何地无能为力呢?就像那位自杀的少年,其母亲真的舍不得让儿子花钱吗?但她能够无忌讳地满足儿子花钱的所有愿望吗?可是,在婴儿式的脆弱而夸大的自我感中,不被满足就意味着自我的被毁灭。这难道还不够荒谬?
  固然,在婴儿的生命初期,是需要母亲那种无条件的爱的。然而,这种无条件的对孩子的爱,只能在生命初期存在,随着年龄增加,父母与孩子都必需明白,爱与被爱,其实而且必需是有条件的。
  首先,孩子的需求,不可能都能得到满足,而只能得到适当的满足。再爱孩子的母亲,也不可能那么及时发现、那么无漏地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相反,适度的延迟满足、适度的挫败,是发展孩子健康全能感的基础。每个人在成长历程中,都或多或少产生过自杀念头,那其实是在挫败感中强大并健全自我存在感的过程。所谓健全的自我全能感,兼顾了夸大的自我感与现实性,而不是那种不顾现实可能的畸形的全能掌控感。孩子的自我存在感一旦建立在畸形的全能掌控感上,那么自杀(自体崩溃)就难免了。
  其次,孩子需要适应社会生存,就必须学会付出。有条件的爱,可以让孩子明白:要得到爱,就要有付出,就需要培养自己爱的能力。仅有爱的愿望是不够的,关键还要有爱的能力。否则,所谓的爱,就变成了对他人的需要。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你爱我,就要宠我、满足我,而且不能指望我回报。这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爱的能力的匮乏,往往导致成年之后亲密关系的纠结与痛苦。
  我一直认为,交换爱才是正常爱、现实爱。而所谓的付出爱,是需要个体具有强大的爱的能力之后才能达到的理想境界。遗憾的是,人们总是用理想爱来替代现实爱,在浪漫的期待中掩盖自身爱的能力的缺乏;甚至以极端控制他人的方式来获得爱的感觉,来维畸形的自我存在感,那真的是太危险了。换句话说,一味地无条件地去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那实在是贻害无穷。
  心理学家弗洛姆说,母爱通常是无条件的无私的;而父爱则是有条件的,需要付出才能得到。我理解,通过付出而得到爱,其实是同时获得了爱的能力。父爱,是兼有爱与爱的能力的。
  就自杀男孩而言,得到的爱也许并不少。缺少的是爱的能力,缺乏的是具有现实检验能力的自我全能感。而对于没有爱的能力的人而言,得到的再多,也总是不够,因为内在是匮乏的、夸大的自我全能感是畸形的。因此,对于爱本身而言,给予爱,更要教孩子学会爱的能力,并培养孩子健全的自我全能感。
  也行多一点的关爱孩子就不会自杀,很多家长只给孩子衣食住行,却不知精神关爱也是何等的重要。

标签阅读: 自杀 心理 孩子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