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十年寒窗”的苦读,不少新生走进理想的大学。然而,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大学新生处于心理失衡期,面临艰难的心理适应。迷茫、失落、焦虑、无助、抑郁等心理问题凸现。案例一:小王是某高校新生,开学已经1来天了,除了参加学校安排的军训几乎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高中的目标是考大学,上了大学该做什么?小王显得很迷茫。专家分析(南京林业大学心理专家朱美芬教授):新生在开学之初,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很容易产生迷茫困惑。新生来自全国各地,以往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成长经历、学习基础等相差很大。来到大学后,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环境适应等各方面都面临着挑战。“我在干什么?我要得到什么?我莫名其妙,每天不知为谁忙忙碌碌。”这一自白既反映了他们对人生、对自我的思考,也反映了他们正处在自我认同的迷茫期。不可否认,通过这种内省方式,绝大部分人走出了困境,探寻到生命意义和生活目标。但是,还有一部分人终日逃避现实生活,害怕眼前的困难。为此建议新生要多跟老师交流,进入大学以后要重新确定目标,对大学生活进行规划。案例二:小丽(化名)刚入大学几天,但进大学面临许多的问题,班委竞选,社团、学生会招生都要自己主动报名,然后演讲,由同学投票选举。但性格一向内向的小丽很难适应这种方式,尽管高中成绩一直在学校前几名,受到老师垂青,同学倾慕,但在大学,身边到处都是人才,个个都是尖子生,很难找到自信。专家分析:(心理咨询师王铭莉教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考上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阶段都是佼佼者,深得家长、老师、学生关注,通常都是中心人物,但许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发现,身边的同学大多和自己一样,都是“高才生”,甚至在某方面才能还高于自己,中心地位的失落再加上不适应大学生活节奏导致新生心理很容易产生失落感。王教授说,大学以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不仅注重学习成绩,实践能力、人际交往、文体才能、组织能力都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标准,为此新生首先要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积极适应大学生活。案例三:某高校新生张某是来自农村的特困生,每次听到老师、同学提到特困生都觉得特别的自卑,到大学以后发现身边的同学衣服穿品牌,买东西挑贵的,父母给他们每月生活费上千元甚至更多,而自己买东西只能拣最便宜的,吃饭还得精确计算,确保一个月两三百的生活费如何才能够花。专家分析(南京林业大学心理专家朱美芬教授):大多数学生在大学过着衣食无忧,甚至非常舒适、“潇洒”的生活。但却有一部分学生为生活所困,常常眉头紧锁,难以舒展。这就是大学生中的另一个群体――贫困生。他们为生活发愁,为买不起学习资料、学习用品难受,更让他们难受的是一些同学的嘲笑和不理解。这些情况会使他们的自尊受创,造成性格孤僻、心情忧郁、烦躁不安,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冷漠,影响了大学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如不及时加以引导和解决,还会发展成严重的心理障碍。特困生首先要正视困难,不要有攀比消费之风,要自立自强,树立自信,积极融入班级体,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
(责任编辑: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