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婚外恋真的比有了性行为的婚外恋危害小吗?这种行为能够被原谅、被接受吗?记者采访了几位专家,竟也意见相左。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对待精神婚外恋这个问题,上海心理咨询中心杜亚松博士认为,它有自己的建设性意义。
杜博士介绍说,人是兴趣复杂多变的高级动物,一辈子只对一种事物感兴趣很难,一辈子只爱一个人也很难,对伴侣之外的另一个人产生感情,正是人情感丰富、兴趣复杂多变的一种正常表现。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虽然本身婚姻关系很美满,但因为工作或生活的原因,会跟某个异性接触密切。如果两人条件相当,彼此难免心存好感。言语上的互相抚慰和生活上的关心,满足了他们一天中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情感需求,出于种种原因,可能就在道德的约束下发展起了情感交往,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发展肉体关系。
还有一些人则是心理学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的体现者:根据1972年心理学家德利斯科的研究,有好感的异性间,他们受到的外界干涉越多,感情就会越深。杜博士说,有部分人本身生活并不幸福,所以渴望美满的两性关系,但出于道德、身份等的约束,情感需求被严重束缚,于是追求精神安慰的需求变得格外强烈。
如今网络的发达,给精神婚外恋提供了最便捷的途径。在社会舆论普遍质疑网恋的同时,也有不少人为这种虚拟空间的情感交流辩解。甚至有人说,如果没有网上的适度精神出轨来释放情感,自己的婚姻恐怕早就结束了。
在上海开办了性心理门诊的婚恋心理教授朱荣申指出,一个人为了两性关系痛苦不堪,夜夜无眠,对于未婚者叫热恋,对于已婚者就叫出轨了。无论精神出轨还是肉体出轨,都是针对婚姻的,是对非婚性关系向往的状态,所以两者本质相同。
朱教授分析说,婚姻有自己的法则。形式上“一对一”的专一性是最起码的要求,更高一层的就是“身心合一”。很多人看到影视剧中既美丽又洒脱的精神婚外恋,就以为自己也能“玩”得潇洒。实际上,生活与艺术有着相当大的距离,我们中更多的人只能一心一意地去爱伴侣,才能幸福。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心理师刘学俊介绍说,她经常遇到有精神婚外恋问题的咨询者。很多人既对异性知己割舍不下,又不愿背叛家庭,所以心头总是萦绕着一句宽慰自己的话:“我们只是精神出轨,总好过肉体出轨吧?”
刘大夫说,这时候她会告诉咨询者:“现在你需要面对的‘不是出哪一种轨更好’的问题,而是为什么会陷入出轨的趋势中去?婚姻是两性关系存在的既成事实,为什么你爱着还痛着?”
咨询者通过对自己婚姻状态的仔细审视,如果还想挽回婚姻,刘大夫会建议他慢慢减少与“知己”见面的机会,保留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感,让感情慢慢淡化。甚至可以试着放大对方身上的缺点,理智对待这段感情。
刘大夫还指出,精神出轨的人,必然会忽视对自己家庭的关注,所以想抽身而退时,就正是修复夫妻关系的最佳时机。两人不妨在一起多回想一些恋爱和刚结婚时的喜悦,多一些两人的单独活动,让婚姻生活占据内心。
(责任编辑: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