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的起病方式常见的有三种,即一般型、暴发型和隐匿型。常见的为一般型,多数小儿在起病前1-2周常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如感冒、腹泻等,然后出现胸闷、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可能会发现心脏扩大,心音低顿或心律不齐等体征。目前正是各类疾病的高发期,很多小儿经治疗后虽然感染症状被控制住了,但是潜伏在机体内的病毒并没有完全消灭掉,当宝宝再次被感染时,很容易侵犯到心肌,而诱发病毒性心肌炎。有些宝宝患了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后一段时间,出现了腹痛、纳差、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表现。年龄较大的孩子常诉说心悸、气短、胸闷,心前区不适或疼痛、疲乏感等,三个月以内婴儿有喂奶困难、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四肢冰凉、两眼凝视等症状。这些都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典型症状。
病毒性心肌炎的恢复好坏除与心肌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外,还与及时治疗、是否卧床休息等有直接关系。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患了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腹泻等病毒感染而出现以上表现,应及时就诊。由于活动和疲劳可使病情加重,因此心肌炎患儿在急性期不论病情轻重,均应卧床休息到热退后3~4周。
在此期间宝宝最好不要送幼儿园,学龄儿童要休学在家。病情较重,心脏增大者,卧床6个月左右,如心脏未明显缩小,应适当延长卧床时间。有心功能不全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使心衰获得控制,心脏情况好转后,才能轻度活动。一般重症患儿需卧床休息半年以上;轻症患儿如仅有早搏等心律失常,则可适当缩短卧床休息时间。
病毒性心肌炎预防措施细节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驱症状,病人可有发热、疲乏、多汗、心慌、气急、心前区闷痛等。检查可见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心肌炎病人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多食葡萄糖、蔬菜、水果。忌暴饮暴食,忌食辛辣、熏烤、煎炸之品。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促进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影响心肌供血,饮酒会造成血管功能失调,故应戒烟忌酒。食疗上可服用菊花粥、人参粥等,可按医嘱服用生晒参、西洋参等,有利于心肌炎的恢复。
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发病前1-3周内或发病同时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的前驱表现,因此积极采取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措施加以预防,可以减少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第一:加强身体锻炼
适当的身体锻炼,对于机体、呼吸、循环及新陈代谢均有良好的作用。儿童要经常进行户外活动性游戏,接受日光均匀照射,做体操,学游泳,并可参加跑步、跳舞、溜冰、划船等运动。成人可选择适合自身的体育锻炼项目,如跑步、体操、跳舞、溜冰、游泳、冷水浴、练气功、打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
第二:规律作息制度
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能有效地防止机体抵抗力降低,避免遭受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侵袭。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恢复精力和体力,建立起早睡早起、适当午睡的生活习惯。儿童年龄越小睡眠时间应越长。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摄入,切忌偏食、择食、饥饱无常或暴饮暴食。保持乐观情绪和平静的心态,不要大喜、大悲、愤怒或意志消沉,儿童应避免惊吓与精神刺激。
第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在预防方面,由于微量元素或矿物质如铁、锌、铜等缺乏可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因此在一般预防措施中尤其应当重视保证机体摄入足够而全面的营养。
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方面,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使用胸腺肽、丙种球蛋白等免疫增强剂;二是采用特色中药来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状态;三是针对微量元素与矿物质缺乏给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