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页> 中医> 中药常识> 中药方剂> 方剂知识 >概况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 2015-12-29 17:15:23      来源:网络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知母,性寒,味苦、甘,属于清热泻火药,那么,知母有什么功效?知母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名】知母zhimu

【别名】羊胡子根、蒜辫子草。

【英文名】AnemarrhenaeRhizoma。

【来源】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asphodeloidesBge.的根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根茎肥厚,横走,残留许多黄褐色纤维状的旧叶残基,下部生有多数肉质须根。叶基生,线形,长20~70厘米,宽3~7毫米,基部常扩大成鞘状,上面淡绿色,下面深绿色,质稍硬。花葶直立,不分枝,高50~100厘米或更长,其上疏生鳞片状小苞片;花2~6朵成一簇,散生在花序轴上,排列成长穗状;花黄白色或淡紫色,具短梗,多夜间开放,有香气;花被片6,2轮,长圆形,长6~8毫米,宽1~1.5毫米,外轮具紫色脉纹,内轮淡黄色;雄蕊3枚,着生于内轮花被片中央,花药黄色;子房长卵形,3室。蒴果长圆形,具6条纵棱,3室,每室含种子1~2。种子黑色,长三棱形,两侧有翼。花期5~8月,果期8~9月。

【产地分布】生于向阳山坡、干燥丘陵或草原地带。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

【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习惯称“毛知母”;鲜时剥去或刮去外皮晒干者习称“知母肉”(光知母)。

【药材性状】毛知母:长条状,微弯曲,略扁,偶有分枝,长3~15厘米,直径0.8~1.5厘米,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下面隆起而略皱缩,并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粘性。知母肉:外皮大部分已除去,表面黄白色;有的残留少数毛须状叶基及凹点状根痕。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甘。归肺经、胃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临床应用】用量6~12克,水煎服。用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主要成分】含多种皂苷。尚含胆碱、烟酸、泛酸以及果苷。药理研究认为,有解热、镇痛、消炎和利尿作用。

【使用禁忌】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禁服。

(责任编辑:zxwq)

标签阅读: 知母的功效,知母的作用 知母

分享到:

相关阅读